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大河灣>

我自風情萬種

來源:發布者:張雅茜時間:2019-08-21


幾年前,曾在惠絨家,讀過她一篇短文。忘記什么題目了,只覺得文筆清新,像她給我們炒的青菜,擺在白瓷盤里,精致如水彩小品。字里行間,時而流露出的憂傷,輕如薄云,像水墨寫意里的飛白。能看得出,題材似乎信手拈來,隨意,率性,又很自我。像她小小花園里那些恣意生長、爭妍斗奇的花草。那時候,我知道她有博客,那是很多粉絲們紛紛點贊的一篇博文。我不寫博客,坦率地講,是寫不了。我習慣了清明前后“下種”,然后經歷夏雨和秋陽,然后,看它開花結果,然后,收獲。生長期因題材篇幅不同而不同,譬如,長篇小說一年,中篇小說一個月,短篇小說一周等等。

所以,當惠絨十幾萬字的部分博文結集《彼岸下午茶》擺在我面前時,我有點驚訝,甚至無法想象,每天“播種、鋤草、澆水、收獲”,需要怎樣的耕耘?怎樣的耐力和堅持?怎樣抓住那瞬間而至的靈感把它變成文字?而擁有一百多萬的粉絲是如何做到的?互聯網這個平臺固然是推手,但總不能強拉了別人來讀你的文章吧?“彼岸下午茶”是惠絨的網名,我經常想,那些不同年齡的男男女女,十多年里,會在下午,或者深夜,甚至凌晨,點擊這個網名,讀她的文章,分享她的快樂與憂傷,為什么?答案只有一個,他們與文章產生了共鳴,這個河東女子,似在寫自己的人生感悟,又何嘗不是在寫他們的人生感悟呢?

惠絨的文字,用“風情萬種”來形容,再恰當不過。她的題材非常寬泛,寫讀書,寫草木,寫旅游,寫親情,寫服飾,寫自己跌宕起伏的情感和無法對人言說的內心體驗。寫,成為她生活的一個必要內容。在《草木有心》《衣裳有花》兩輯里,她盡情盡興地描述那些她喜歡的東西,用微小闡釋哲理,使物質上升到精神。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大樹,爬藤類植物,曲折柔韌,婉轉迂回,委曲求全,進退自如,原來從一株植物身上,可以學到好多做人的哲理呢?!?/p>

“這一刻,迷離的雙眼,端詳著眼前這些植物的靜謐與豐饒,對應著女人的豐饒與靜謐,一種同質同感的通靈氣息溫柔相待,惺惺相惜。最后的花開,一定是自己燦笑的樣子”。

“這柔柔的棉,縱然是內斂得輕如呼吸,也是純良無害的女子,相配的眼神也一定有著內斂羞澀的含義……”

“博友中,集聚著這樣的美靈魂,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

“棉布,一定要穿那種藍成清夢或清至月白的顏色,就像夜光下的湖,既冷,又深,卻暖;棉布的顏色要舊,舊到那些細細碎碎的時光帶著褪色的薄涼,終將穿越遠古的記憶遠遠而來?!?/p>

這一刻,我似乎覺得一個寫詩的民國女子姍姍而來,聘婷而立,幾分不食人間煙火的妖嬈,幾分淡如月光的憂郁。透過這些文字,她傳遞給你的那些平凡的物,一瞬間成為一種審美,有了深遠的意境,有了呼吸,有了靈魂,有了讓人怦然心動的感覺。她似在寫物,卻讓你感覺到文字的背后,有一個樸素、堅韌的女子,如小草一般默默,以自己那不起眼的一抹綠意,裝點著有點殘酷的現實人生。

惠絨喜歡讀書是必然的,不然,哪里來如此的文字如此的思考?她不是職業作家和記者,她有自己的服裝工作室。讀書寫作于她最初只是喜歡,卻漸成習慣,日積月累,文字里的氣象自然不凡。在《書中有玉》一輯里,可以看出她讀書范圍很寬,張愛玲、席慕蓉、杜拉斯、簡·奧斯丁、張潔、陳染、虹影、嚴歌苓、張曼娟、慶山等等,當然,少不了曹雪芹。

“閱讀是默然無聲的、私人性的體驗,是一個人與文本交流的孤獨情景。很少有過一個人逛街、吃飯的經歷,但選書的過程,一直是自己一個人,因為這是與靈魂有關的事情,是不愿被窺視的,更是不能被參謀的?!边@段內心獨白,讓我看到惠絨的敏感、獨立、品位和不隨波逐流的個性。

惠絨喜歡旅游,到美國波士頓的第一站,卻是去選擇看瓦爾登湖,在茂密的森林里進入那個小木屋,坐在書桌前,想象當年的梭羅,如何隱居在此,如何把文字變成永恒。在日本的伊豆,她冒雨走在溪水邊大樹下,回味川端康成小說《伊豆的舞女》的細節,體驗那種淡淡的憂傷。

“雖然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至少改變了我的心境,使我在一團一團的黑暗中,找到些許光亮,指引我繼續前行。”

“與其是我在讀書,不如說書在渡我,因為她告訴我的,正是我想知道的,我內心所想的,書不言,卻如此明了。我甚至知道,自己在心如死灰時,卻依然能活著笑著,看她是怎樣一字一字把我打撈、拯救?!?/p>

這段話讓我感動。在當今社會中,撲面而來的各種心靈雞湯、諸多講座,難以數計的修行方式,稍不留心,就會深陷其中。一個獨立的女子,找到最恰當的自渡方式,在閱讀中修行自省,完善自我,應該是幸運的,甚至是幸福的。

惠絨的讀書與寫作是沒有功利性的,坦率地說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喜歡了就去做,所以不覺得苦不感到累,日復一日的讀與寫,漸成一種習慣,這就應了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p>

她在書中找到了自己喜歡、想要的“玉”,一種自信便在眉宇間洋溢,這與她素常的一襲長裙無關,與她永遠的微笑待人無關,與她優雅得體的儀態無關。但是,與她生長在蚩尤村、從小看父親一篇篇寫關于蚩尤的文章、為她一遍遍講蚩尤的故事,應該有關。還有,與她在美國,在日本,在境外的其他國家,所觀、所感、所思、所悟,也應該有關吧。

在《路上有你》一輯里,惠絨寫到陪伴吃齋念佛的婆婆去峨眉山朝拜的過程。老人為了看金頂的佛光,比她走得還快。十幾天里,她與婆婆共食素齋,同眠禪院,但在最后卻對婆婆隱瞞了消費數目。因為她知道,節儉一生的婆婆,若知道媳婦為自己花費那么多,會自責的,旅行的一切快樂便會化為烏有?!案改咐先嗽谏磉?,又何必涉遠去燒香?只要心有佛緣,索性把老人當成佛陀的化身,孝順就是了?!?/p>

“沒有頓悟的慧根,還不如老老實實在生活中修行,一點一點提高自己心靈的境界,總有一天,你一樣會聽到菩提花開的聲音,不是嗎?”

此刻的惠絨似乎回到了現實生活里,柴米油鹽,是做女人的根本啊。奇怪的是,這些,并沒有影響,或者說浸染到那些唯美的文字,我想到她被小偷入室劫了電腦,還有其他物品,她竟然寫一篇《給梁上君子的一封信》的博文,文字依然優美,分析小偷為什么做賊,模擬小偷深夜入室的一舉一動,即使抱怨,也像一聲輕輕的嘆息。最后,送小偷一句話:“浪子回頭金不換?!苯o自己一句話:“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樣的女子,與她的文字一樣,耐讀、耐品。

夏日午后,泡一杯明前碧螺春,歪沙發上捧著《彼岸下午茶》,隨手翻開任何一頁,都會口齒生香,余味無窮。


(此文為張惠絨作品《彼岸下午茶》的跋)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