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7-29
在唐朝,假如一個詩人沒有落過榜,反而會在這段文學史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連續落榜十次這種事,也就羅隱才干得出來,難怪他能寫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樣的詩句。
連續落榜十次,是科舉太難,還是才華不夠?
其實,羅隱與大多數著名詩人一樣,從小就以才學出名,詩和文章都很出眾,為時人所推崇,就連當時的宰相鄭畋和李蔚都很欣賞他。按理說,羅隱實力是有的,名氣是有的,人脈也是有的,那么為何會“十上不第”?
問題就出在羅隱總是不按照范文的套路出牌,時不時還要諷刺一下社會,字里行間透著狂妄。閱卷老師一看就頭疼,直接給他打了個不及格。
就拿他某次落榜舉例:那年羅隱投考,正遇旱災,皇帝下詔求雨做法。羅隱又上書進諫,說水旱災害是和天地一樣共存的,無法立即消除?;噬习?,您不用心祈禱,而且您的思路還很新奇,先皇和大臣們都不能解決的問題,您竟然指望幾個無名之輩來做做法就想解決,您是來搞笑的么?
皇上看著不大高興,沒理他,所以他就落榜了。
諸如此類的落榜經歷比比皆是。
羅隱并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但他是個很有個性的人,一定要堅持做自己。在被戴上了“十上不第”的帽子后,羅隱不再強求了,開始做自媒體,開了個公眾號叫《讒書》,專業寫諷刺小品文。
他的諷刺小品文成就極高,堪稱古代小品文的奇葩,嬉笑怒罵、涉筆成趣,顯示了他對現實的強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諷刺藝術才能。用他的話說就是“憤懣不平之言,不遇于當世而無所以泄其怒之所作”,字字句句都透著羅隱的那一顆赤子之心。
(《北京青年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