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1-21
天剛蒙蒙亮,垣曲中學籠罩在清潤的晨靄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吳寶軍已穿行于操場與教室間。常年住校的他,每日5時50分開始檢視早操隊列、早讀秩序,以晨光中的堅守開啟一天的工作。
作為學校黨建與發展的“領頭雁”,吳寶軍將黨建置頂,以“好老師、好校長、好黨員”的擔當,讓“黨建紅”融入“教育魂”,用初心與實干厚植發展根基。
好校長——黨建鑄魂,領航育人
作為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吳寶軍始終將黨建置于辦學治校的核心地位,牽頭構建“黨建+思政+德育”育人體系,讓黨建引領成為育人的“定盤星”。
在思想引領上,他創新“黨建帶團建、團建促育人”三級傳導機制,建立“黨支部—團委—班級”思想鏈條。要求團委每月向黨支部匯報工作、征詢意見,確保黨的政策與時政動態精準傳遞。在重大節點,他牽頭開展“黨建+主題活動”,組織黨員教師帶頭開展“黨史故事進團課”“紅色精神入班刊”活動,讓學生厚植家國情懷;持續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等黨建特色活動,黨員教師全程帶隊,讓紅色基因在實踐中扎根。
在育人機制上,他推動“黨小組建在年級組”工作機制,黨員干部擔任組長,實現黨建與教學管理同步推進;構建“黨員干部+黨員教師+思政骨干”三維體系,要求黨員教師帶頭參與校長講堂、跨學科教研,將思政元素融入學科教學。如,語文課堂解讀紅色經典,歷史課堂追溯奮斗歷程,讓課堂成為黨建育人主陣地。他還打造16歲公民教育、18歲成人禮等特色活動,黨員教師牽頭策劃,將黨建內涵融入教學細節。
秉持“五育并舉”理念,他以黨建引領教育評價改革,創新推行“教師承包學生”機制,要求黨員教師帶頭開展對學生的精準幫扶工作,筑牢學生成長后盾;打造“C9”院校文化墻與博士墻,收錄黨員校友事跡,用榜樣力量點亮學子追夢之路;大力推進品牌班級建設,深耕“班班有品牌,班班有特色”的育人格局;設立“教師夸夸墻”,記錄黨員教師“黨建+教學”雙帶頭瞬間,構建紅色育人生態。
好領頭——黨建賦能,先鋒聚力
“連續4年清北錄取有突破,本科達線率98.95%”,這份成績源于吳寶軍推動黨建與教師隊伍建設深度融合的實踐。他堅守“雙培養”機制,讓黨員成骨干、骨干成黨員,促進黨建成為教師成長的“動力引擎”。
在教師培養上,他創新“黨建+培訓”模式,將黨建學習與業務提升相結合。今年,學校組織多批次“黨建+教研”培訓活動:2月,7名黨員教師赴陜西西安,學習高三年級二輪復習備考技巧;3月,高三年級全體黨員教師赴臨猗等地參加專項能力提升培訓;7月,4名黨員骨干赴北京研討2026屆高三年級一輪教學管理策略;10月,3名黨員教師赴四川成都探尋“AI+黨建+教育”路徑。
以黨建為紐帶,吳寶軍搭建起“同課異構”平臺,設立“黨員先鋒教研崗”,要求黨員教師帶頭展示。教研中,黨員教師主動將黨建元素融入課堂,如數學課堂融入科學家愛國事跡,物理課堂鏈接國家科技成就,讓教研成為融合橋梁。“青年教師在黨員帶動下快速成長,這是黨建與業務融合的成效。”吳寶軍說。
好教師——黨建踐諾,暖心育人
吳寶軍始終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將“黨建引領師德建設”作為抓手,讓“廉潔從教、愛心育人”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
得知一名學生家庭困難,他將其列為黨員“一對一”幫扶對象,每月自掏200元予以資助;課余時間為該名學生輔導功課,指導學習方法,還用逆境成長故事激勵學生,讓其卸下包袱,重拾自信。
他牽頭完善“黨建+師德”考核體系,將黨員義務、愛心育人納入核心指標,考核結果與績效、職稱、黨員評優掛鉤;明確黨員教師“八不能”準則,暢通舉報渠道,要求黨員帶頭簽訂廉潔承諾書、觀看警示教育片,以“黨員先學先做”帶動全體教師,涵養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
“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這是他的工作準則。工作中,他推行一線工作法,在職稱評定、物資采購中堅持公開透明,以廉潔自律作表率;在師德建設中,既當“管理者”,又當“踐行者”,讓師德成為黨員教師看得見的行動標桿。
黨建領航啟新程,教育逐光育新人。“我將帶頭踐行初心使命,深化黨建引領,規范辦學,提質育人,推動黨建優勢轉化為育人成果,全力打造縣域黨建示范校與教育質量標桿校,為運城教育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吳寶軍說。
記者 柴瑜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