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1-13
一、甲流的典型癥狀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39℃—40℃),且伴有非常明顯的全身癥狀(如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頭痛、食欲減退),可能引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嚴重并發癥,對兒童、老人、孕婦、免疫力低及有基礎病的人群威脅顯著。
二、甲流的傳播途徑
甲流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時,會產生含有大量病毒的飛沫;其次是接觸傳播,病毒可附著于門把手、電梯按鈕、餐具等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接觸后有可能感染;還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患者噴出的飛沫可形成微小的含有病毒的飛沫核,長時間懸浮于空氣,擴散范圍更廣,在人員聚集、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極易造成流感的快速傳播,發生聚集性和暴發疫情。
三、強化日常自我防護
1.積極接種流感疫苗。這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鑒于疫苗產生保護性抗體需要2周至4周,建議在每年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種。
2.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一是科學戴口罩,進入醫院、商場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規范佩戴口罩。二是規范勤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是在咳嗽、打噴嚏后和飯前便后。三是咳嗽講文明,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遮擋口鼻,用過的紙巾及時丟棄。
3.增強自身抵抗能力。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鍛煉,充足睡眠,根據氣溫及時增減衣物。
4.保持環境通風清潔。每天開窗通風兩到三次,每次至少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環境清潔。
5.維持一定社交距離。流感高發期,與人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避免扎堆聚集。
6.減少帶病出行工作。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后,要減少外出,居家休息,不帶病上學或上班,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以免傳染給他人。
四、加強人群密集場所防控
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工地等集體單位,因為人群聚集,兒童、老人免疫力較低,是呼吸道傳染病傳播流行的高危場所,容易發生聚集性或暴發疫情。
因此,建議以上重點機構人群主動接種流感疫苗,同時也要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1.早發現早報告。學校、托幼機構要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和報告等制度,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要加強對入住人員的醫學巡查,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
2.加強通風消毒。確保公共場所每天定時開窗通風,對門把手、水龍頭等高頻接觸的物品表面進行日常消毒,洗手間配備充足的洗手液或香皂等衛生用品。
3.嚴控聚集活動。重點機構在流感流行期間要減少聚集性活動,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4.確診及時隔離。一旦有員工或學生確診,主動居家或在指定房間隔離治療,避免參加集體活動和進入公共場所,外出時須佩戴口罩。
5.強化健康宣教。各重點場所要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提升全員防護意識和能力。
五、確診后應對指南
1.及時對癥治療。高危人群確診后,48小時內遵醫囑服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效果最佳。
2.居家隔離靜養。盡量單獨居住,減少與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兒童的接觸。
3.對癥護理調養。多喝水、多休息,食用易消化食物,補充營養助力身體恢復。
4.密切監測病情。若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胸痛、精神萎靡等嚴重癥狀,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就醫時全程戴口罩。趙俊霞(作者系運城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控部部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