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重陽”漫筆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30

王貞民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情暖金秋,愛在重陽,孝親敬老情意長。

緣何叫九月初九為“重陽”?據學者介紹,古人以“九”為陽數,日月逢九,兩陽相重,故名曰“重陽”,又稱“重九”“雙九”“九九重陽”。重陽節,作為傳統節日,究竟始于何時?史學家認為,“重陽”一詞或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屈原在他的《遠游》一詩中,就提到“重陽”這個名詞:“集重陽入帝宮兮”。當時雖未形成節日,卻有登高的風俗,意在崇拜山巒,以消禍避災。魏晉以后,“重陽”的習俗氣氛漸趨濃重,到唐代形成民間節日,或登高望遠,或舒展筋骨,或嘯詠抒懷,登高、賞菊、插茱萸等民俗內涵也日益豐富,并沿襲至今。所以,重陽節,也叫“登高節”“賞菊節”等。重陽節為何又叫老年節?因為“九”作為陽數之極,又被稱為“極陽”或“老陽”,“九九”與“久久”諧音,意味著長久、高壽。因此,從1989年開始,我國把每年的重陽節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2013年7月1日實施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我國古今都很重視重陽這一傳統佳節。

大家都知道唐代王維寫過著名的紀念重陽節的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惫P者插說幾句題外話。這里的“憶山東兄弟”的山東,指的是崤山以東(或華山以東),簡稱山東,包括黃河以東的古河東轄區,即現在我們運城市的所在地。

蒲松齡是《聊齋志異》的作者,盡管他生活得不如人意,但他在重陽節還巧妙地化用了王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寫出了“幸喜登高兄弟聚,一人猶及插茱萸”的經典詩句。古人沒有忘記重陽節的傳統習俗,人們以插茱萸的習俗來慶賀重陽。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他也善詩文。在重陽節時他曾寫了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不弟后賦菊》,通過重陽賞菊抒發對菊花的感慨:“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痹娙诉@里為了押韻,故未用“九月九”卻用了“九月八”的時間來合韻。詩的意思是,到了重陽節,百花凋零,只有菊花迎霜怒放。那時候,菊花的芳香充滿了長安城,身披金色鎧甲的起義將士便要占領京城了。詩中展現了黃巢起義軍的雄心。這是黃巢一首很別致的紀念重陽節的詩歌。唐初大詩人王勃詩曰:“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龍門才俊王子安,重陽節里好樂道,賞菊飲酒來慶賀。香山居士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焙脗€白居易,重陽佳節樂翻天,醉吟聊發少年狂,其慶賀重陽節的癲狂狀態,展現出一個活脫脫的老頑童形象!

清代紀念重陽盛況依然,河東風俗尤為甚?!镀疥柛尽愤@樣寫:“重陽,家食糕,間有攜酒登高者,采野菊以歸?!笔掣狻嬀?、采野菊,傳承形式忒豐盛!民國時期也如故,《虞鄉縣志》記載此:“重陽,九月九日,俗稱登高節。結隊游山、飲酒、賞菊,以為樂事……”結隊慶賀重陽節,群樂樂,我樂樂,好不樂樂!《臨晉縣志》記載詳,引用如下饗讀者:“戌月九日為重陽,食棗糕。母家以饋新嫁女,曰送饃。惟與新婿送糕,必佐以多品,競相夸耀……”送饃、贈糕之美事,我們家鄉亦如此,我輩也享受過這樣的“待遇”,不僅情趣依舊在,相互攀比風猶盛。重陽風俗入人心,一直延伸至今?,F在且看主席詞,絕佳之作冠古今。《采桑子·重陽》詞,齊聲誦讀情更濃:“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敝仃柦^唱婦孺知,英雄氣概照千秋。傳統節日賦新意,敬老孝親樹新風!

重陽現為老年節,張燈結彩齊歡慶。村民盛裝演節目,唱歌跳舞扭秧歌。表彰孝老好兒媳,贈以牌匾傳美名。筆者曾擔任老協會長,好婆婆好兒媳受過表彰。成功人士返回村,回報家鄉獻愛心。禮品多多贈鄉民,擺設壽宴孝老輩。還為村民唱大戲,熱鬧迭起人陶醉。老翁老嫗手牽手,樂得不知說啥好。激動的淚水兩腮流,淚眼笑成縫一條。老嘴如洞合不攏,忍俊不禁涎水流。重陽助推老人福,敬老孝親情意濃!

樹高千尺葉歸根,回報家鄉是應該的。我們的根脈在那里,作點奉獻乃本分。人生在世不忘本,忘記根本枉為人。慶幸我們遇上好時代,欣慰過上好日月。黨的恩德記心間,家國共贏萬年春!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