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27
天際線燈光勾勒出城市輪廓,地下排水管網實現雨污分流,道路沿線裸露地塊披上綠色新裝……今年下半年以來,河津市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一系列民生工程同步實施,讓這座城市正悄然發生美麗蛻變。
天際線亮化
晝夜交替間的城市名片
夜晚的河津,煥發出不同于白天的魅力。主干道兩側,十層以上建筑天際線燈光依次亮起,勾勒出城市優美的輪廓線。這一變化源于河津市今年啟動的城市天際線專項優化工作。
“城市天際線是城市風貌的‘第一印象’,也是衡量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標尺。”該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8月份開展亮化專項工作以來,已完成177棟建筑天際線亮化工作,剩余43棟建筑預計10月底完成。
亮化建筑總數將提升131%,基本實現重點區域全覆蓋。為推進優化工作落地落實,該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成立專項工作專班,對全市主干道沿街十層以上建筑展開“拉網式”排查。針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專班建立詳細臺賬,實行“銷號管理”,確保每一處細節都契合城市整體美學規劃。
“天際線的優化不僅是視覺上的提升,更是城市功能與民生需求的精準對接。”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聚焦“進度、協同、長效”三大關鍵詞推進。
河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緊盯剩余建筑的亮化任務,協調產權方搶抓工期,安排專人現場監督,確保進度、質量、安全“三同步”;強化協同共治,健全長效機制,持續跟蹤排查整改與亮化工程進展。
“通過‘白天看顏值、夜晚看氣質’的雙重提升,讓城市天際線成為彰顯城市品質的‘立體名片’,切實增強市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該負責人說。
裸土覆綠
綠化黃金期織就城市綠廊
一處處“黃土補丁”變身精致景觀,一條條“裸露空白”逐漸織就綠廊。河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聚焦城市精細化管理,搶抓秋季綠化黃金期,全面推進市區道路沿線裸露地塊整治。
九龍大街北段的微地形綠化現場一派繁忙,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進行地被植物種植收尾。該區域綠化總面積達3000余平方米,精選雪松、法桐、金葉榆、樹狀月季等喬灌木,構建起層次分明、色彩協調的街頭景觀。
與此同時,萬春街道路沿線綠化全面鋪開。12000平方米的綠化地塊上,白蠟、國槐、雪松等苗木交叉栽植,預計11月底前完工。昔日斑駁的黃土將被連綿綠意覆蓋,“黃土裸露帶”披上“綠色新裝”。
“針對不同成因的裸露地塊,我們堅持宜綠盡綠、應覆盡覆原則分類施治。”河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武華東介紹,對施工遺留的凹凸地塊,先清運垃圾、平整土地再植綠;對居民密集區的裸露帶,則規劃為兼具休閑功能的綠地空間。
前期,該局開展“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拉網式排查,對市區裸露區域全面摸底,建立整治臺賬。在施工過程中,兼顧生態科學性與景觀藝術性,針對不同光照條件選配植物,以高大喬木構成骨架,中層花灌木豐富色彩,低層地被織就肌理。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市區225余畝裸露土地統計,累計植綠面積超過90余畝,并同步建成1處口袋公園與1條綠色廊道,有效遏制了揚塵污染,為市民拓展了休閑游憩的綠色空間。
地下管網升級
破解內澇難題的民生工程
作為河津市今年重點民生工程,龍門區地下排水管道改造工程目前正按計劃穩步推進。項目覆蓋轄區17條道路,總投資8167.85萬元,完工后將徹底解決原有管網老化、排水不暢問題。
在工程核心路段希望街施工現場,改造已進入關鍵收尾階段。工人們正加緊開展人行道鋪裝作業,該路段路面已變得干凈整潔,人行道、綠化帶與周邊建筑搭配協調。
“希望街周邊聚集著學校、市場、商場和居民小區,人員密集。改造前道路兩側雜草叢生,既影響市容,又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工程現場負責人薛國紅介紹,此次希望街改造設計長度580米,實現了“管網、環境”一體化提升。
此次改造涉及鋁都大道、民生路、希望街、橫三路等17條道路,分兩個標段同步施工,今年8月正式開工。施工嚴格遵循“資源合理利用”原則,對現有管道分類改造——保留合流管作為雨水管,將符合條件的管道改造為污水管。
項目配套實施多項附屬工程,包括新增污水干管17.02千米、雨水干管3.72千米,以及雨污水引出支管鋪設、錯接混接改造、路面拆除恢復等。
為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項目部制定多項精細化措施:合理規劃施工時間,避開居民休息時段;加強施工現場圍擋與保潔管理;針對原有地下管網布局復雜的情況,動態調整方案。
目前,各路段建設進度有序可控。整體工程完工后,17條道路將全面實現雨污分流,進一步補齊城市功能短板。
河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市建設管理是一項長期工程,將持續深化精細化管理,通過補綠、增彩、提質組合拳,打造一路一景、一段一特色的街道風貌。
從點亮天際線到升級地下管網,再到織就城市綠廊,河津正以“繡花功夫”實現城市“里子”與“面子”的雙重提升,讓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宜居愿景成為市民觸手可及的幸福。
記者 余 果 通訊員 趙陽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