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0-17
“以前充一次電要花不少錢,現在費用降了,心里踏實多了!”近日,垣曲縣曙光社區和煦晟都小區居民看著電動自行車充電樁顯示屏上的費用,難掩喜悅。此前,針對居民集中反映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費用偏高問題,社區以“議事協商+精準落地”模式快速響應,用高效行動解決了居民的煩心事。
聽訴求
把居民聲音當“哨聲”
“充電服務費能不能再降降?”網格員在日常入戶走訪中,頻繁收到居民關于電動自行車充電費用的反映。居民們表示,希望在保障充電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日常充電開支。
接到反映后,網格員第一時間將問題上報社區。社區迅速聯動小區物業與充電樁運營方,對充電費用構成展開詳細核查,逐一厘清電費、設備維護費、場地管理費等成本明細,精準鎖定雙方在定價上的分歧,為后續問題解決筑牢基礎。
解難題
議事桌前尋“共識”
為推動問題高效化解,社區牽頭組織專題議事會,邀請居民代表、物業負責人、充電樁運營方面對面溝通。會上,運營方公開成本賬單,消除居民對費用構成的疑慮;居民代表結合周邊小區收費標準,提出合理調價建議。
社區工作人員全程引導,針對分歧點逐條分析,最終促成各方達成一致:充電服務費從原來的0.12元/小時,調整為0.47元/度收取,電費按0.477元/度標準維持不變。
見實效
降費背后有“雙贏”
新收費標準落地后,居民實測發現,充滿一輛電動自行車的費用較之前降低了約0.4元。與此同時,合理的收費標準大幅提升了居民使用正規充電樁的積極性,從源頭上減少了“飛線充電”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實現“居民得實惠、安全有保障”的雙贏。
“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社區負責人表示,社區將持續依托“社區議事廳”平臺,及時回應居民訴求,提高治理效能,讓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記者 王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