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24
記者 南 遼
10月20日清晨,臨猗縣臨晉中學教室窗欞外的落葉紛飛,寒意濃濃,高三教學樓里卻涌動著比夏日更熾烈的拼搏熱潮。走廊上、辦公室里、課堂中,總能看到一個步履匆匆、激情洋溢的身影——年級組長華國平。
和備課組老師研討教學策略,在歷史課上用鮮活的案例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細致核查教學常規落實情況,課間和情緒低落的學生促膝談心……冷風拂過他略顯疲憊的臉龐,卻吹不滅他眼中對教育的熱忱。這位堅守教育一線近20年的共產黨員,以獨到的管理藝術、扎實的專業功底、高度的責任感與不懈的追求,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不凡的教育篇章。
率先垂范 做團隊的“定盤星”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華國平深知,作為高三年級的領頭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團隊的風向標。他始終以黨員標準嚴格自律,用實際行動踐行“要求老師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的承諾。
無論寒暑,只要學生在校,每天5時50分,華國平的身影必定準時出現在校園,在督促早操、巡視早讀中開啟忙碌的一天。從晨光熹微到夜色深沉,直到晚上11時查寢完畢,他才離校返家。這份雷打不動的堅守,讓他成為年級師生心中堅實的“定盤星”。
華國平時時以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備課、批改作業等教學環節,始終力求極致。他主張教育管理要因材施教:對缺乏自信的孩子多給予肯定與認可;對個性較強的孩子,課上嚴肅指出問題,課下及時安撫引導。他常和老師們說:“我們做出的任何一點舉動,都應該本著教育孩子的目的。無論是表揚、批評還是談心,出發點都是希望孩子好。只要真心為孩子好,哪怕是批評,孩子也終會理解。”
對待年級教師,華國平更像貼心的“大家長”。他深知教師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他更加關注教師生活,助力教師成長,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把進取的心態傳遞給老師,老師心態好了,學生才能更好。”在他的帶領下,臨晉中學2023年高考成績取得顯著突破,一本達線人數大幅提升,二本達線率實現歷史性跨越,這份成績凝聚著整個年級團隊的汗水與智慧。
激情授課 讓歷史“活”起來
三尺講臺是華國平最熟悉的“戰場”。任教近20年,他雖然可以脫離課本將歷史脈絡信手拈來,但是每節課前仍會結合最新教學要求反復打磨教案。面對歷史學科常被貼上的“枯燥”標簽,他始終堅信:“歷史知識是恒定的,但傳授的方式必須與時俱進、因人而異。”
華國平堅持站著講課,“走上講臺,就得拿出百分百的激情,這是對學生最基本的尊重。”他精心準備每一堂課,憑借扎實的專業能力和嫻熟的課堂駕馭技巧,將晦澀的知識點轉化為生動的講解。他常常走下講臺,深入學生中間,通過提問、討論、互動,變教師的“講”為學生的“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學生們評價他的課:“有勁”!
面對不斷變化的教材和新的學生群體,華國平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致力于調動不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深知,唯有讓歷史“活”起來,才能真正走入學生心里。這份對教學的執著追求與卓越能力,為他贏得了廣泛認可。他先后獲得山西省優秀班主任、運城市優秀教師、運城市學科帶頭人、運城市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還在參加運城市首屆“賽講課”活動中斬獲一等獎。
育心為本 用愛照亮成長路
“現在這個階段是高三的‘爬坡期’,不僅要抓成績,更要護心態。”在華國平看來,年級管理的核心是“主動發現需求,用心回應期待”。華國平尤其關注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點。他認為,“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和對他們身心健康的關注,缺一不可。一些看似叛逆或出格的行為,往往是學生渴望被關注的表現,不能簡單視為對老師的挑戰,要精準把握其心理,并給予恰當引導。”
華國平的學生中有一位成績優異但性格內向的男生,了解到該生來自單親家庭且心理壓力較大后,華國平給予了特別關注。當該生因與同學發生小矛盾而出現手抖等軀體化癥狀時,華國平沒有責備,而是耐心開導,并積極聯系家長,將其及時送醫進行專業診治。該生在藥物治療期間,華國平持續關注其狀況。當該生康復返校,主動拿著零食走進他辦公室時,華國平明白,信任的橋梁已悄然架起。這位學生逐漸敞開心扉,變得愿意主動與人交流。
“教育是播種的過程,需要等待與堅守。”華國平從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曾有一名學生復讀期間感到迷茫、想要放棄,一條求助短信發到了華國平的手機上。他多次主動聯系該生,耐心傾聽并予以鼓勵,為學生提供精神支持。一年的關注下,這名學生最終考上了理想大學。“教育要有愛心、耐心、信心,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培養,給予他們全方位的關注、關心、鼓勵和支持,這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更是他日復一日踐行的行動準則。
從清晨的校園到深夜的燈火,華國平用日復一日的堅守與付出,生動詮釋了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職責與擔當。他以身作則,凝聚團隊力量;他深耕教學,點燃學生求知之火;他用心育人,守護青春成長之路。在臨晉中學這片育人沃土上,他帶著團隊和“孩子們”,在高考備考沖刺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向著下一個“豐收”奮力奔跑。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