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0-24

運城晚報訊(記者 李婉玉)霜降時節,古柏飄香。昨日,備受矚目的文化直播節目《芳菲的文明之旅——尋訪山西古建筑》第二季運城篇第一期,在被譽為“武廟之祖”的解州關帝祖廟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深度直播。
從上午10時開始,著名主持人劉芳菲與嘉賓陳佩斯及專家一道,帶領全國數百萬網友進行了一場沉浸式的“文明之旅”,共同探尋關公文化的精神內核,感受中華忠義精神的時代回響。
直播鏡頭從氣勢恢宏的“結義園”開始,將解州關帝祖廟的千年風霜徐徐展開。
在主持人劉芳菲、嘉賓陳佩斯及專家的引導下,從結義坊到四龍壁、從崇寧殿到春秋樓,觀眾們“云游覽”了端門、雉門、午門、御書樓直至崇寧殿、春秋樓等核心建筑。鏡頭不僅捕捉了古建筑群的雕梁畫棟、飛檐斗拱,更透過特寫,細膩展現了碑刻、匾額、琉璃構件中蘊含的歷史細節與文化密碼。
抖音平臺“劉芳菲”及“運城文旅”直播間里,“古人這設計,太頂了!”“這工藝簡直逆天”等類似留言刷屏,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在方寸屏幕間澎湃涌動。
本次直播并非走馬觀花式的景點介紹,而是一場深度的文化對談。

劉芳菲與陳佩斯在解州關帝祖廟
在“氣肅千秋”坊下,劉芳菲與嘉賓及專家共同探討了關公從歷史名將到“義勇仁忠”文化符號的演變歷程;在供奉關公的崇寧殿前,深入解讀了其建筑規格與帝王尊崇的深刻聯系;而在以“懸柱擎梁”的奇巧結構聞名的春秋樓內,則重點講述了關公“夜讀《春秋》”所象征的“忠義精神”與“智勇雙全”的完美結合。
直播過程中,一個個生動的歷史故事被娓娓道來,從“桃園三結義”的生死相托,到“千里走單騎”的忠義無雙,關公的形象在專家與主持人的精彩互動中變得愈發豐滿、立體。
廟內隨處可見的珍貴匾額,在主持人和嘉賓的講解中,瞬間穿越時空、有了溫度。如康熙御筆親書的“義炳乾坤”,乾隆欽定的“神勇”二字,咸豐御筆親書的“萬世人極”,以及慈禧太后親題的“威靈震疊”,這些匾額無不從不同側面反映出歷代統治者對關公的推崇與敬重,也彰顯出關公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的崇高地位。
直播間里,“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等調皮彈幕不斷滾動,古老的文化在年輕人的話語體系中煥發新生。“以前覺得關公很遙遠,今天在直播間,感覺他就像一個講義氣、有原則的‘大哥’。”一名網友的彈幕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直播巧妙地將“忠、義、仁、勇”的宏大敘事,化解為為人處世的誠信、對國家的熱愛、對朋友的擔當等現代品質,讓傳統精神與年輕一代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節目還特別關注了關帝廟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重要角色,強調了關公文化作為共同的精神紐帶,在連接海內外華人情感、增強文化認同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的直播,我們不僅是在參觀一座廟宇,更是在與一種精神對話。”主持人劉芳菲在直播尾聲動情地說,“關公文化所倡導的‘忠、義、仁、勇’,是跨越時空的寶貴財富,在今天依然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
據悉,本次直播通過多家主流平臺同步推送,累計在線觀看人數峰值突破500萬人次,評論區互動熱烈。網友紛紛留言:“足不出戶,卻仿佛親身站在了關帝廟前,感受到了浩然正氣!”“這不僅僅是一場旅游導覽,更是一堂精彩的中國傳統文化公開課。”
當日,景區內人潮涌動,多個自媒體直播團隊聞訊而來,眾多游客蜂擁而至,紛紛在現場古建筑前或直播或拍照,深度體驗關公文化的源遠流長。
據了解,《芳菲的文明之旅》第二季運城篇的第二期將于26日在萬榮后土祠開拍。
運城文旅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芳菲的文明之旅》走進解州關帝祖廟,成功將一座靜態的古跡轉化為動態的、可感知的文化課堂,是運用新媒體手段傳播地方文旅IP、活化歷史文化資源的一次成功實踐。它讓沉睡的歷史開口說話,讓古老的關公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為運城市“關公故里”的文化名片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攝影 記者 李婉玉 趙澤艷 荊毅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