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史>

逝去的馬燈

來源:平涼日報時間:2025-10-15

臨猗縣大嶷山農耕文化博物館展出的馬燈  記者 劉亞 攝

過去,馬燈作為一種照明工具,其以煤油為燃料,配上一根燈芯,外面套上玻璃罩子,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用得廣泛。

那時候,農村沒有電,也沒有手電筒,馬燈的優勢十分明顯,油煙不大,有金屬提梁,既方便用手拎,也便于懸掛馬車上。馬燈是喂馬人和車夫使用的燈,能驅散黑暗,更是我家的照明利器。

馬燈的設計很人性化,懸掛高處,燈光通透、亮堂,應了老人們常說的那句“高燈之亮”。厚實挺拔的底座是透明的,煤油就盛在圓柱形玻璃瓶內,多與少能看得清。透明的玻璃罩鑲嵌在燈頭上,形狀像一個細腰大肚的葫蘆。燈頭像微微張開的蛤蟆嘴,燈芯如蛤蟆伸出的舌頭。“蛤蟆嘴”一側有個旋鈕,可把“舌頭”上下伸縮,伸則亮,火苗就高了;縮則暗,火苗就小了。因為有那層晶瑩剔透的玻璃罩,即便眼前人來人往,燈光也不會出現飄忽搖晃。

點燃馬燈,保持光亮,有一個關鍵的程序——擦亮玻璃罩子,每隔三五天就要擦亮一回。 (《平涼日報》)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