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川人眼中的晉南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14

天還沒大亮,我們一家老小六口拖著行李箱,擠公交、轉地鐵,從成都溫江出發。目標很明確:去山西運城五姨家,既探親,也順道看看晉南的好風光!

高鐵像大地的筆觸,一路向北。車輪滾動,日影偏西,運城站臺終于出現在眼前。雙腳剛踏上這片土地,撲面而來的是熟悉的聲音和五姨一家早早守候的笑臉。

第一章 壺口聽濤 天地一壺收

壺口瀑布。若干年前曾在陜西一側領略過它的壯觀,此番要從母親河的“此岸”體驗,倒要看看“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壺口兩岸,歷來有爭論哪邊更雄壯的戲言。

剛靠近觀景臺,那震徹天地的轟鳴就已撞擊耳膜。待站定,一堵渾黃的水墻帶著雷霆萬鈞之勢悍然撲入眼簾。河床在此陡然收縮傾瀉,上游洶涌而來的黃河水仿佛被天地間一只無形巨壺猛地兜住、收束,繼而狂暴地砸向深深的石槽!腳下的平臺都在微微顫動。騰空而起的水霧彌漫如急雨,瞬間濕了頭發衣衫,那低沉的轟隆聲仿佛就在顱腔內回蕩。這是母親河最原始、最野性的脈動!渾濁的水流裹挾著山石的碎塊奔騰跳躍,那份摧枯拉朽的巨力,讓人頭皮發麻,血脈僨張——這就是“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真相嗎?近在咫尺,直面其威,才知文字何等蒼白。

我記得在陜西那岸,可以平視整個瀑布的宏大場面,像一幅流動的驚世畫卷:開闊的河床驟然坍陷,巨量水流如黃龍入穴,激起的浪濤翻滾如沸,白色的霧靄連綿升騰,氣勢磅礴。此番在山西一側,則是將自己投入這狂暴的中心,感受肌膚的震顫與氣息的壓迫。岸邊游客紛紛舉起手機,對著一個角度拍照,有人興奮地拿出五十元人民幣比對——其背面正是那個經典的背景。巨浪滔天的背景音里,《黃河大合唱》的旋律似乎也帶上了更沉厚的分量。無論兩岸視角如何爭“雄”,壺口,都是黃河最激烈、最張揚的心跳。

第二章 小西天懸塑 眾口皆贊嘆

日頭正烈,車輪碾過黃土溝壑,我們尋訪到了隱于隰縣的千佛庵,也就是名不虛傳的“小西天”。這里以明代懸塑聞名,被譽為“懸塑絕唱”,足可與麥積山、大足石刻比肩。

小西天全無某些名剎的喧囂浮躁。依山而建的寺院,格局精巧,曲徑通幽。沒有身著袈裟的知客僧站在香案后兜售香燭,只見幾位穿便服的師傅在佛殿角落靜靜地安坐。偶爾有游人合十參拜,師傅便會輕輕敲響殿角的鐘磬,“鐺——”的一聲清音送上一份無聲的祝福,寧靜祥和。

登上一座層疊的鐘鼓樓,木構古舊卻色彩尚存。而真正的視覺盛宴,在大雄寶殿:不大的殿堂里,從上到下、從前到后,布滿了無與倫比的明代彩色懸塑!諸佛、菩薩、飛天、瓊樓玉宇、奇花異獸……琳瑯滿目,精巧絕倫,將整個殿堂構筑成恢宏又精妙的佛國世界,一眼看不盡。游人擠在門口,屏息凝視,只聞一片相機快門的咔嗒聲和壓低的驚嘆——“老天爺,這可真……絕了!”我仰著頭,脖子發酸也不舍移開視線,生怕錯過了哪個角落的精妙細節。

在狹窄的樓梯間踟躕時,一位打掃衛生的阿姨主動指著方向:“往上走,二樓看全景去!樓梯陡,扶穩嘍!”爬上大雄寶殿的上層,整個懸塑世界的壯闊全景盡收眼底,那份震撼達到了頂點,幾乎讓人噤聲。

更讓我難忘的,是這里無處不在的日常溫度:比如阿姨那句“扶穩嘍”的關切叮嚀;比如保安大叔頂著烈陽,守著游客安全時那份盡責的執拗;比如殿內那一聲清脆卻不喧嘩的鐘磬,所道出的最樸素的“平安”。他們或許并不時時口誦佛號,但那份為陌生人讓路的體諒,記得守一份職責的認真,那份把游客當鄰里的熱乎勁兒,如同透進殿門的暖陽,比那滿堂金碧的佛光更加動人。原來真正的“佛光”,常常就浸潤在這人間煙火的氣息里。在小西天,我們不僅看到了懸塑的藝術巔峰,更感受到了盛開在尋常日子里的溫暖之花。

第三章 永濟流連 心波映三絕

行程的尾聲,奔向曾有著“大唐中都”之稱的永濟。這地名或許讓不少人眼生,卻是個讓人一來就舒服得不想挪步的好地方。這里山水相依,古跡眾多,生活節奏卻不疾不徐,像一本厚重而溫潤的書。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的千古絕唱,讓鸛雀樓名列四大名樓。登上復建的層樓,南眺中條山脈蒼茫,東瞰黃河如帶蜿蜒,雖無古物可憑吊,但那份憑欄遠眺、追思詩意的時空交錯感,依然清晰可觸。

“天下寺廟不談情,唯有山西普救寺”——這可是導游詞里最打趣的一句。普救寺因《西廂記》中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名動天下。我們踩著石階走進寺院,梨園里仿佛還能聽到西廂的“琴聲”。那座方形古塔——鶯鶯塔,聲名在外,與北京回音壁、河南蛤蟆塔、四川石琴齊名“四大回音建筑”。在塔下試著擊掌,“呱呱呱”宛若蛙鳴的回音清亮奇異,孩子們咯咯直笑。導游還笑說它與“摩洛哥香塔”“匈牙利音樂塔”這些世界奇塔齊名呢。這樣的說道雖未知真假,卻更添幾分逸趣。

蒲津渡遺址的古樸蒼涼別有一番韻味。昔日連接秦晉的大渡口,如今只留下古堤斷橋和四尊巨大的唐代開元鐵牛以及策牛人與鐵柱。它們深埋淤泥逾千年后重見天日,雖然銹跡斑斑,但筋骨沉雄、巍然如山,是盛唐氣象最直觀的注腳。站在銹跡斑斑的鐵牛旁,俯瞰寬闊河道,遙想“鐵索連舟固,浮橋映日紅”的繁盛場面,歷史的風沙撲面而來,滄海桑田之嘆油然而生。

永濟此行,還有一件心頭事——探望年事已高、記憶已有些模糊的大娘。一行人擠進屋里,熱絡的鄉音此起彼伏。握著老人家的手,拉拉家常,回憶些陳年舊事,盡管有些記憶片段彼此已銜接不上,但那份源自血脈的親情暖流卻無聲流淌。道別時,老人倚在門框上的身影,讓我們帶走了一份沉甸甸的溫情與掛念。

第四章 尾聲

返程路上,仍不舍得錯過沿途景致:匆匆一覽元代壁畫寶庫芮城永樂宮的恢宏,探訪了莊嚴肅穆的常平關帝家廟,并在夕照中將運城標志性的七彩鹽池盡收眼底。日暮時分,坐在鹽池邊的食肆里,伴著瀲滟湖光,大啖油潤美味的河東名吃,疲憊的身體與心靈都得到了極大的撫慰。

晉南走一遭,方知華夏文明根脈之深厚——這里可是堯舜禹的故鄉!每一寸山河似乎都在低語著古老的故事。只可惜老河津人王勃早就說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太多的名勝想看,太多的故事想聽,奈何時間的手催得太緊。也好,就留些念想吧,給下次的晉南之行,找個最心服口服的借口。

浩 宇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