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14
本報訊(記者 徐帆揚)作為全國第二批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縣,稷山縣近期以學生常見病及危害因素監測數據為靶向,啟動六項公共衛生干預行動,為該縣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筑起專業防線。
專家宣講,科普潤心。組建專業宣講團,深入校園開展近視防控小課堂,通過眼球模型演示、用眼誤區互動問答等形式,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用眼習慣。
強化培訓,夯實基礎。推進學校衛生指南普及行動,疾控專家為該縣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的校醫、健教人員、體育教師及后勤職工開展專題培訓,系統解讀學校衛生政策標準,重點指導視覺環境優化、傳染病監測預警等實操技能。
融入日常,培養習慣。開展中小學生健康月活動,以“戶外打卡挑戰”為特色,保證學生每日有一小時至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同時強化“少看半小時電子設備”倡議的執行力度,讓護眼習慣融入學生日常生活。
優化環境,閉環管理。該縣疾控中心聯合教育部門開展視覺環境專項督導,推動建立“衛生監督—監測反饋—整改提升”閉環機制,將近視防控納入學校衛生考核體系,從源頭降低用眼風險。
家校聯動,協同干預。實施健康父母培育計劃,通過開展家長課堂等形式,引導家長發揮示范作用。針對監測中發現的近視學生,發放《復查告知書》,鼓勵家長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檢查并反饋結果。
聚焦重點,精準幫扶。在7所定點學校安裝近視防控科普宣傳欄,普及葉黃素補充、睡眠管理等知識;對視力波動較大的學生建立動態檔案,聯合校醫開展定期隨訪,確保早發現、早干預。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