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0-13
在運城,有這樣一些場景正悄然走紅。百姓錄歌室里,消費者花費100多元,就能錄制一首帶視頻的短歌曲,圓自己的歌星夢;空港的一家清吧內,消費200元以上即可免費唱歌,或是4元一首,市民在此與朋友小酌,盡情歌唱,收獲掌聲;永濟舜帝山森林公園,露天唱吧經營者早早架好設備,10元3首,20元再送一首,為遛彎市民提供放松之所……這些看似平常的娛樂消費背后,映射出一個新的經濟趨勢——情緒價值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百姓錄歌室的創辦者周周說:“來錄歌的人,有的是為了給孩子錄生日祝福,有的是想把自己喜歡的歌曲保存下來,大家都很享受這個過程,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特別的體驗。”周周的百姓錄歌室按照專業標準打造,不僅提供錄歌服務,還通過新媒體賬號發布客戶演唱視頻,讓更多人感受到這種情緒消費帶來的魅力,其賬號粉絲量達6500余人,不少粉絲轉化為客戶。
在空港的清吧里,市民小李說:“工作一周下來壓力很大,周末和朋友來清吧,唱唱歌、喝喝酒,感覺特別放松,花點錢能換來這么好的心情,很值。”清吧這種一邊小酌一邊唱歌的氛圍,滿足了市民社交與放松的雙重需求。而永濟舜帝山森林公園露天唱吧,更是以親民的價格,讓普通市民在休閑散步之余,有了釋放情緒的出口。經營者也表示,每晚前來唱歌的市民絡繹不絕,生意十分紅火。
從這些現象不難看出,情緒價值在當下消費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單純的物質消費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人們更愿意為能帶來快樂、放松、滿足等情緒體驗的產品或服務付費。就像年輕人熱衷于購買潮玩盲盒,追求的是那份未知與驚喜;上班族下班后去按摩店放松,購買的是舒適與緩解疲勞的情緒價值;街頭興起的手作工坊,顧客花費幾十元親手制作陶藝、香薰,享受的是專注創作帶來的平靜與成就感;就連社區里的“解憂雜貨鋪”式文具店,也靠售賣印有治愈文案的筆記本、擺件,成為學生和年輕人釋放壓力的“情緒驛站”……這些消費場景各異,但核心都指向了人們對情緒價值的追求——為一份好心情、一段難忘體驗買單,早已成為當下消費的邏輯。
情緒價值成為經濟增長點,原因是多方面的。當下社會競爭壓力增大,無論是職場人的KPI焦慮,還是學生群體的學業壓力,都讓人們迫切需要尋找情緒宣泄的出口,錄歌室、清吧恰恰提供了這樣的“情緒減壓閥”;社交媒體的發展,讓人們更渴望通過分享獨特的消費體驗來獲得認同感,就像百姓錄歌室的客戶會主動轉發自己的演唱視頻,清吧歌手會拍下臺下觀眾鼓掌的瞬間發朋友圈,這種“分享欲”反過來又推動了此類消費場景的傳播。個性化消費需求崛起,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千篇一律的產品,而追求能彰顯自身個性與態度的消費方式,比如露天唱吧里有人偏愛經典老歌的懷舊感,有人喜歡流行金曲的節奏感,經營者無須統一風格,只需提供舞臺,就能滿足不同人群的情緒表達需求。
對于商家而言,抓住情緒價值這一商機,意味著要深入了解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提供更具個性化、體驗感的產品與服務。比如,主題餐廳可以通過營造獨特的氛圍,讓顧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獲得情感共鳴;書店可以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吸引讀者沉浸其中,滿足他們對知識與精神交流的渴望。
百姓錄歌室、清吧及露天唱吧的火爆,只是情緒價值經濟悄然崛起的一個縮影。隨著消費者對情緒價值的需求不斷增長,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圍繞情緒價值展開的商業模式出現,在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同時,也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記者 王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