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從“后進村”到“先進村”

——記全市優秀共產黨員、芮城縣南磑鎮東張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吉二立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13

曾經,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后,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被列為“后進村”,2014年被確定為省級貧困村;如今,道路修繕一新,設施應有盡有,產業方興未艾,不僅成功“摘帽”,還晉級省級“清廉村居”,成為鄉村振興的鮮活樣本。

芮城縣南磑鎮東張聯村的這一巨變,離不開全市優秀共產黨員、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吉二立的不懈奮斗。

黨建引領

小塊聚大田,薄土變金壤

在東張聯村,土地曾是矛盾的“火藥桶”——40%以上的糾紛源于土地合同糾紛、地壟邊界爭議等。過去,村民間的土地流轉全憑口頭承諾,無書面協議約束,隨著地價波動、種植收益變化,矛盾頻頻激化,甚至引發鄰里沖突。

2021年,吉二立上任后,在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帶領班子成員自籌80萬元,創建芮城縣誠至種植專業合作社。針對一家一戶的小塊田,合作社決定“化零為整”,通過逐戶協商、政策宣講,將村民零散的小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整合為千畝連片的規模化耕地。

“這一舉措,通過書面協議明確權責,終結了口頭協議亂象,解決了土地邊界不清、租金扯皮等問題。同時,還盤活了村里不少撂荒地。”吉二立介紹,“最重要的是,通過盤活土地資源,使農戶土地收益大幅提高。”

合作社成立之前,農戶守著零散土地,以每畝地100元的低價租給種糧大戶,且租金需要等待小麥收割完才能到手,若遇上收成不好還可能被拖欠。而如今,依托合作社推行的全新模式,不僅每畝地租金提升了5倍,農戶還能提前拿到租金。“先付租金再種地,就是要讓大伙安心。”吉二立說。

隨著合作社發展壯大,東張聯村通過規模化土地流轉激活資源潛力,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百萬元。眼見為實的收益打消了不少村民的疑慮,村民態度從最初的觀望猶豫,變成主動“搶著入社”。目前,已有440戶村民將1800多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土地集中經營蔚然成風。

產業突圍

單一到多元,激活“土地紅利”

仲夏時節,東張聯村新開辟的30畝生姜種植基地,齊腰高的姜苗郁郁蔥蔥。撥開層層疊疊的葉片,濕潤的泥土之下姜塊嶄露頭角,有的裹著細泥微微隆起,有的破土半寸露出“小蠻腰”……

“這片姜田是村集體今年重點打造的特色種植項目,從選種到播種均嚴格遵循科學種植規范。”談及姜田長勢,吉二立信心滿滿,“現在正處于姜塊膨大的黃金期,你看這姜苗,葉片寬厚濃綠,植株側枝健壯,沒有病蟲害困擾,今年首次采收肯定能迎來好收成!”

東張聯村由東張、桃園、馬壚三個自然村組成,現有10個居民小組1186戶,耕地面積7650畝,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導產業。近年來,乘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政策東風,東張聯村將發展重心聚焦產業多元化,多次組織人員赴外地考察調研,探尋新的經濟增長點。

要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多年來,村民一直以傳統作物種植為主,微薄的收入僅能維持生計。”吉二立感慨道,“村里底子薄,‘守著土地討窮飯’絕非長久之計。我們必須打破單一的產業困局,發展能夠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種植業。”

去年開始,東張聯村村“兩委”與芮城縣教育體育局駐村工作隊的3名工作隊員,多次奔赴山東、河南等地的特色農業種植基地,開展實地考察和市場調研。經過廣泛深入論證,兼具高收益與勞動密集型優勢的生姜,成為產業轉型的破局之選。

“萬事開頭難,新事物落地并非易事。”吉二立坦言,村民們雖對生姜種植充滿好奇,但因長期依賴傳統作物,對轉型風險顧慮重重。為打消疑慮,村干部聯合村里種田能手,在村黨支部指導下成立芮城縣綠鮮源蔬菜種植合作社,于今年2月試種的30畝生姜,10月就迎來首批收獲,以實際成效為產業發展“打樣”。

以人為本

“憂居”到優居,托起百姓幸福

整治一新的街巷四通八達,道路兩側綠樹成排,嶄新的健身器材錯落有致……漫步在東張聯村,目之所及是煥然一新的景致,處處涌動著和美鄉村的蓬勃生機。

此前,東張聯村被“垃圾圍村”問題深深困擾。村西、村中、村東各有兩個露天大型垃圾坑,晴天惡臭熏天、蚊蠅亂飛,雨天污水橫流、泥濘難行,村民們“路過捂鼻、談起皺眉”。

“百姓連安居都做不到,談何樂業?”吉二立暗下決心,將人居環境整治定為履職后的“頭號工程”。

整治行動中,吉二立深知“三分治,七分管”的道理,迅速構建起長效管理機制。通過科學劃分片區、細化責任分工,讓每位村干部、黨員都有了“責任田”;針對鎮黨委、政府每周通報的環境衛生問題,建立“問題清單+整改臺賬”制度,帶領村民逐一對照、限期銷號。

為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吉二立主動對接上級部門,爭取政策扶持與資金支持,成功推動“千萬工程”和美鄉村建設項目落戶東張聯村。總投資362.79萬元的項目聚焦民生痛點,同步推進14條巷道下水道鋪設與綠化工程,修建1800米灌溉渠道,完善村黨群服務中心周邊便民服務設施等。與此同時,他還爭取到鄉村振興部門103.5萬元專項資金,建成標準化糧食晾曬場等基礎設施。

從“后進村”到“先進村”,東張聯村的每一寸蛻變都鐫刻著吉二立的奮斗足跡。

這位扎根鄉土的基層黨員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就是要把群眾的‘急難愁盼’變成幸福清單。”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本報記者 柴瑜竟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