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19
一級健康管理師 王水成
老話常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所以秋分過后,逐漸步入深秋,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氣溫也就會變得一天比一天冷了,秋分養生要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少吃辛辣多潤肺 注意要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燒烤也要少吃。入秋后氣候逐漸干燥,如果再吃辛辣,對養肺不利。可以多吃一些蓮藕、荸薺、百合、銀耳,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的作用。
少食生冷多喝湯粥 養生學家提倡在秋天每天早晨吃粥。秋分時節,脾胃虛弱,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養生粥對身體很有好處。
順應節氣早睡早起 提倡順應自然節氣早睡早起,以適應秋天收斂的節氣特點,早睡可以順應陰精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可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一般來講,晚上11點前入睡,早晨6點左右起床較為適宜。要注意的是,起床時盡量不要太猛,而應躺在床上,用5分鐘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部再起身,否則會導致血壓突然波動。
秋分養生3個部位不能“秋凍” 秋涼傷人最無形。雖說有“春捂秋凍”的說法,不過身體有3個部位不能“秋凍”。
頭部,頭為諸陽之會,如果保護不好,陽氣會喪失,頭頸部位受涼,容易引起感冒和頸部血管收縮。
腹部,腹部有很多重要經脈,如脾經、胃經、肝經和腎經等。此處受涼將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對臟器功能都會有影響。例如有胃病史的人腹部受寒易胃疼,女性腹部受寒容易痛經等。
腳部,“寒從腳生”,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多條經脈都起源于腳。由于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如果腳部受寒,則血流瘀滯,全身血液供應將出現不足,臟器功能繼而受損。
堅持適宜體育鍛煉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開展各種運動的好時機,登山、慢跑、散步、打球……特別是登山,可以改善人體的循環系統,增加肺活量。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