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9-18
運城晚報訊(記者 景斌)近日,垣曲縣博物館開展主題文化活動,通過“展教結合+實踐體驗”的創新模式,讓沉睡的文物“活”了起來。
作為此次活動的核心載體,垣曲縣博物館館藏的清代“弦歌書院”的石質楹聯與清代安清翹的木刻雕版,成為連接古今的重要紐帶。活動伊始,該館講解員以“古代學校的名稱演變”為切入點,生動講述了“弦歌書院”的創建背景——包括具體創建時間、創辦人物及其倡導的教育主張等,讓參與者對這一本土古代教育場所的歷史價值有了初步了解。“弦歌書院”石質楹聯中提及的《經》《史》等經典典籍,以及“弦歌”所蘊含的文化內涵等,讓人們直觀地聯想到垣曲地區在歷史上“教育興盛、文風蔚然”的繁榮景象。
隨后,木刻雕版拓印體驗活動開啟。該館工作人員系統介紹了木刻雕版的起源歷史、工藝定義,以及拓印過程中的關鍵步驟與操作技巧等。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生們紛紛動手實踐,小心翼翼地按照步驟完成拓印,切身感受傳統雕版印刷技藝的獨特之處。
垣曲縣博物館有關負責人表示,學生們在墨香拓印間不僅掌握了傳統技藝,更體會到文物背后的匠心精神與文化厚度。未來,該館將繼續深挖本土文物資源,開發更多寓教于樂的文化體驗項目,讓青少年在觸摸歷史中增強文化認同感,為傳承地域文脈、培育文化自信注入持續動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