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17
本報訊(記者 曹欣怡 通訊員 潘紅娟)“過去,我們向物業反映問題,常以各種理由拖延,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沒辦法,只能找社區,但社區說不在管轄范圍,真是讓人頭疼。現在,不管向哪個部門反映問題,都能快速響應、妥善處理。”鹽湖區黃金水岸小區的居民說。這一轉變,得益于鹽湖區紀委監委推行的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治理創新實踐。
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開展以來,鹽湖區紀委監委針對物業服務履約不到位等問題啟動專項監督,組織紀檢監察干部下沉走訪。在黃金水岸社區走訪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該社區物業存在響應業主訴求慢、處理問題效率低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工作人員組織相關部門和物業公司進行座談,要求以該社區為試點,探索建立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治理新模式,推動物業服務質量和基層治理效能提升。
在鹽湖區紀委監委的推動下,黃金水岸社區的物業公司建立了功能性黨支部,定期向黃金水岸社區黨總支匯報工作。該社區黨總支書記作為黨建指導員,對物業黨建工作進行具體指導。該社區還打造了黨建聯建室,創造性提出包括打造“紅色物業”、在物業企業中培養發展黨員等十項內容的黨建聯建“紅十條”,以往社區與物業“各自為政”“互不牽制”的局面得以扭轉,實現了社區黨總支與物業公司人員交叉任職、共同服務的協同機制。
黃金水岸社區每月召開的黨建聯席會議,進一步整合了現有資源,形成了服務群眾的合力。如今,若社區居民咨詢上學、參軍、就業等問題,由社區工作人員接單;若有水電暖等生活服務需求,由物業工作人員接單;若出現矛盾糾紛,則由社區和物業共同處理,形成“基層治理一盤棋”的高效協同機制。
“以前有問題,社區無法直接與物業協作解決,現在黨建引領社區和物業,兩者關系更緊密,合作更順暢,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黃金水岸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道。
在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治理模式的推動下,多項民生工程在黃金水岸社區加速落地:物業建成配備238個智能充電器及智能監控系統的智能充電車棚;小區部分樓房存在的頂層漏水及外墻空鼓、裂縫滲水等現象得到根本解決;智能化車輛管理系統建設工作也正在有序推進中。此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廳特別設置了“吐槽墻”,居民可隨時對社區、物業的服務提出意見和建議,相關問題將及時高效處理。
在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治理模式下,鹽湖區禹都花園社區推進實施文體活動室搭建、小區綠化改造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事項,顯著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逐步推動小區環境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邁進。鹽湖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聽民意 辦實事”工作,在全區推廣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治理模式,推動各項民生工程落地見效。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