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感讀《登鸛雀樓》詩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9-16

祁世坤 

位于古蒲州的鸛雀樓,歷史悠久。作為一處雄樓景觀,詩家登臨抒懷,這就有了唐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是在日落西山時分,登樓眺望黃河東流而去。其實,蒲州鸛雀樓前,黃河是自北向南流,到了潼關(guān)和風陵渡,則折向東北,到了三門峽,向東直流而去。詩人目光順著水流方向,意圖望見黃河入海的情景,那是一種詩意的向往。為什么會欲窮千里目?因為是落日余暉中的遠眺,轉(zhuǎn)瞬間則是“暝色人高樓”,就什么也看不見了,詩人此時急切心態(tài)可以想見。聯(lián)想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那還是夕陽西下時,詩中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感傷的情調(diào)。王之渙此時是“白日依山盡”,白日已經(jīng)沒于西山,看見的只有太陽的余光或為晚霞。盡管此詩富涵催人奮進的哲理,但此刻詩人也許會陡生一種好景不長看的悲涼心緒。對此我想,詩人要是在清晨登樓,目隨黃河東流而去,以觀想象中的朝陽出海圖景,這時的心情定然會是意氣昂然、心潮澎湃。想到這里,我順著這個思路,試著改寫詩的前兩句為:紅日出海曙,黃河奔東流?!凹t日出海曙”是化用唐初詩人杜審言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其意是說,詩人早游春望,目之所見,海面上云蒸霞蔚,一輪朝陽噴薄欲出。此時的江南早春,楊柳發(fā)芽,已現(xiàn)鵝黃柳綠。詩人觀望或為想象中的海上日出景象,那又當是一種何樣的壯懷激情。詩人王之渙還有一首寫黃河的詩,即《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據(jù)唐人《集異記》載,開元年間詩人與高適、王昌齡在旗亭飲酒,恰遇伶人唱曲宴樂,唱到三人的各一首詩,以得票多少畫壁為記,王之渙的詩名列第一,這就是旗亭畫壁的故事。此詩后被明人推為“盛唐絕句的壓卷之作”。詩人想象萬山叢中,有著一片散亂民居的玉門孤城,其景象已夠荒涼冷寂。此關(guān)正處西北荒原大漠,依心理上的感覺遠望,正如詩人李白說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可以說是“遠上白云間”了。羌人又稱西羌、羌族,羌笛吹奏的楊柳曲,曲調(diào)哀傷。玉門關(guān)春風不度,雖說節(jié)令是春天了,卻還不見楊柳發(fā)芽,沒有一點春的訊息?!扒嫉押雾氃箺盍?,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有如王維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玉門關(guān)和陽關(guān)一樣,都是唐時的邊關(guān)。這是一首邊塞詩,其中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悲壯蒼涼的情調(diào)。聯(lián)系詩人的兩首黃河詩,可以說,不是悲壯,就是感傷。登樓一首,似乎就是后者,有感于此,我曾經(jīng)賦詩一首《登樓抒懷》:

雄樓拔地臨水灣,俯瞰大河波浪寬。

遠上白云通銀漢,直下東溟入浩煙。

也應朝陽觀出海,不只落日望依山。

盛世登樓賦新意,放歌極目向明天。

清晨登樓,層樓更進,目之所及,黃河波濤滾滾,來自天邊,是天河之水的下瀉,一瀉千里萬里,直向東海奔去。登高遠望,是想看黃河入海,看朝陽出浴,自覺有一種蓬勃向上的激情。這是盛世登樓,是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謳歌今日,向往更加美好的明天,這也就是詩意的終極所在。


網(wǎng)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quán)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