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06
“園區里有做智能裝備制造的企業,也有做電子配件的廠商,我們生產的動力鋰電池正好能和他們形成配套。”在臨猗縣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科技創新產業轉移示范園生產車間內,山西博科藍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博向記者展示了一本特殊的“賬本”——上面沒有枯燥的財務數字,卻清晰記錄著產業集聚帶來的真金白銀:物流半徑縮短60%,配套采購周期壓縮45%,單月倉儲成本直降1.5萬元。
這本“賬本”的背后,正是一個現代化產業生態圈的形成密碼。這里,多元產業相互交織、協同發展,為區域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產業集聚:降低成本的“魔法棒”
踏入示范園,標準化廠房整齊排列,智能終端電子產業園、三級物流體系等一應俱全,處處散發著現代化產業的獨特氣息。山西博科藍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深扎根于此,專注于生產動力鋰電池。
過去,企業需要與不同地區的供應商和客戶進行交易,物流環節繁瑣,且費用高昂。如今,在示范園內,與智能裝備制造、電子配件等企業的緊密合作,使得動力鋰電池可以直接就近供應。這就好比打通了企業之間的“任督二脈”,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物流成本,讓企業的利潤空間得到有效提升。
“這種上下游集聚的模式不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效益,還讓我們快速找到了本地合作伙伴。”王博感慨道,如此密切的協同發展,也讓公司能夠更加專注于自身的核心業務,心無旁騖地抓生產、謀發展。
與此同時,示范園內完善的配套服務和良好的營商環境,也為企業之間的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臨猗經開投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一企一策”精準服務,為企業“把脈問診”,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痛點,園區主動對接金融機構,建立供應鏈管理服務,降低企業資金壓力;聯合相關部門建立“一站式”服務窗口,讓企業能夠更加便捷地辦理各項手續,專注于生產研發。這種“保姆式”服務,讓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加順暢、高效,從而形成強大的產業合力。
產城融合:邁向“千畝百億”的新征程
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科技創新產業轉移示范園作為新型科技創新產業聚集地,是破解中小企業發展難題,推動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等“六新”產業扎根的沃土。
目前,示范園內已有11家企業簽約入駐,8家企業實現投產,產業領域涵蓋智能終端、新能源、醫療設備等多個方面。產品從智能傳感器到動力鋰電池等,形成了一條互補共生的產業鏈,宛如一條緊密相連的產業紐帶,將各個企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我們始終秉持‘國企擔當,助力產業振興’的理念,從項目規劃初期就瞄準‘六新’產業方向,提前布局標準化廠房和全鏈條配套。企業不用為土地審批、基建耗時,真正實現拎包就能生產。”臨猗經開投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招商部負責人陳革介紹。
近年來,該示范園堅持“產業集聚 產城融合 資源共享 產融互動”的理念,依托標準化廠房車間、便利的交通條件和人工優勢,已招引、承接多家企業入駐。特別是隨著三級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園區的承載能力持續提升,可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如今,示范園正向“千畝百億”的目標穩步邁進,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和活力。
山西星辰云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示范園產業集聚、產城融合模式的受益者之一。該公司總經理黃啟榮表示:“我們選擇這里,正是看中了園區的服務效率。園區就像一位貼心的管家,幫我們解決了廠房裝修、員工招聘、物流等一系列問題。現在,我們的清潔機器人已經實現批量生產,訂單覆蓋全國各地。”
“未來,我們將以示范園為支點,不斷招引新產業,讓這里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的新高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陳革表示。
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產業集聚鑄就輝煌新高地。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科技創新產業轉移示范園正以產業集聚為筆,繪就一幅波瀾壯闊的發展新藍圖。
本報記者 王文軍 特約通訊員 羅曉慶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