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06
在中條山腹地的垣曲縣,群山環抱間,一座座香菇大棚如珍珠般散落,菌棒廠的機器聲、大棚里的歡笑聲、物流車的鳴笛聲交織成曲。這里,垣曲縣娟娟種植專業合作社作為縣域創建國家級食用菌產業基地的“領頭羊”,以小小的香菇引燃了山區致富希望,讓“產業興則鄉村興”的理念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形成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燎原之勢。
歸巢創客播新種
基地織就致富網
垣曲縣晝夜溫差大,秋季降溫早,加之水源充沛、林業資源豐富,為香菇種植提供了天然優勢。2014年,“鄉土創客”席娟娟懷著對家鄉的熱愛返鄉創業,在新城鎮清源村建起40畝香菇種植基地。當年就生產菌棒30余萬袋,帶動80余名村民就業,年產值達240余萬元,為山區產業發展播下了“星火”種子。
2015年,垣曲縣娟娟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金1152.4萬元,駛入規模化發展“加速度”。2016年至2017年,該合作社精準布局脫貧攻堅主戰場,在新城鎮左家灣村等兩個貧困村投資300余萬元新建38座種植大棚,年種植香菇30萬袋。此舉不僅讓130名村民實現月均增收2000元,還讓兩個村集體每年各獲6萬元分紅,一舉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破零躍升”,讓“脫貧火”在貧困村越燒越旺。
隨著產業規模擴大,該合作社不斷通過科技為產業賦能。2019年,皋落村“年產400萬袋”全自動菌棒基地建成投產,智能化設備攻克了傳統種植環保難題;2020年依托“三園兩區”項目,60畝60座高標準大棚實現“四季出菇”,補上了夏季香菇供應短板。如今,四大基地連點成面、聚鏈成勢,累計投資已超4000萬元,成為垣曲山區食用菌產業的“硬核支撐”。
憑借扎實的發展成效,該合作社獲評國家級示范合作社、全國巾幗脫貧示范基地、山西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十余項重大榮譽。2020年,其香菇產品在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曲沃)國際果蔬博覽會暨智慧果蔬創新發展大會上摘得“蔬菜類銀獎”,品牌熱度持續升溫。
模式創新架金橋
全鏈賦能穩增收
“以前種香菇,愁菌種、怕技術、憂銷路,現在有合作社兜底,咱只管安心種菇掙錢。”左家灣村菌農王大姐的話,道出了當地菇農的心聲。這背后,是該合作社精心打造的“六統一”+“四帶動”黃金模式,為菌農撐起全鏈條護航傘,讓致富“火苗”持續升騰。
“六統一”機制精準破解產業痛點:統一原料采購,讓木屑、麩皮等種植原料品質更優,價格降低15%;統一制棒,每棒補貼0.2元,配合無息貸款政策,實現菌農“拎棒種植”零風險;統一技術服務覆蓋全流程,“土專家”+“田秀才”駐棚指導成為常態;統一精選高產抗病菌種,從源頭筑牢品質防線;統一打造品牌,并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吸引外地客商慕名而來;統一規劃產業布局,通過錯峰上市保障全年供應穩定。
“四帶動”模式則構建起多維造血體系:種植帶動讓農戶年種3萬棒即可穩賺10萬元;托管帶動為技術薄弱戶兜底,每萬棒可獲固定分紅4400元;分紅帶動讓村集體和農戶共享產業發展紅利;務工帶動按技能計酬,女工日薪70元、男工100元,弱勞力通過剪菇按件增收。這套“保姆式”服務體系,徹底解決了菌農“菌種雜、技術弱、銷路愁”的后顧之憂,目前已帶動300余戶500余人年均增收2萬元,繪就了“產業興則百姓富”的生動畫卷。
三產融合延鏈條
香菇“出海”闖新局
“鮮菇一斤賣幾塊錢,做成香菇醬能翻幾番,咱這香菇真是‘身價倍增’了。”在該合作社深加工車間,正在包裝香菇醬的工人李師傅笑著說。為把香菇產業“吃干榨凈”,該合作社錨定三產融合賽道持續發力,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讓產業火力更足。
2023年,投資1000余萬元的深加工車間正式投產,鮮菇變身香菇醬、手撕香菇等即食產品,附加值提升3倍,新增就業崗位50余個;2025年7月,該合作社創新推出“我不是辣條”菇肉即食食品,豐富產品品類,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
在拓展國內市場的同時,該合作社還積極“出海”闖新局。2024年,與山西凱希菌業科技有限公司聯手啟動食用菌預制菜及出口項目,推動垣曲香菇走出國門。2025年3月、7月,兩批71噸鮮香菇成功遠銷韓國,25噸木耳醬走進馬來西亞市場。這份亮眼的“出海成績單”,不僅讓垣曲食用菌品牌走出國門,還推動產業從“田間地頭”邁向“國際餐桌”。
從初級種植到精深加工,從本地銷售到跨境貿易,該合作社成功打開了“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品牌價值”的轉化通道,讓昔日的山區特產變成了如今的“國際俏貨”。
輻射聯動聚合力
共富圖景展開來
如今,該合作社的“香菇版圖”已成為激活垣曲縣域鄉村全面振興的“核心引擎”。在四大基地的輻射帶動下,周邊形成了10個香菇種植專業村,50余戶家庭農場跟著學技術、拓銷路,就連毗鄰的芮城、夏縣農戶也紛紛前來取經引種,讓“振興火”從垣曲蔓延至更廣區域。
為構建更完善的產業生態,該合作社牽頭成立了“垣曲香菇產業聯盟”,吸納農資供應、物流運輸、電子商務等20余家市場主體加入,形成“育種—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縣域產業生態鏈。在其帶動下,垣曲縣食用菌種植規模已突破1500萬棒,年產值達2億元,推動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集約化、多元化轉型,讓鄉村全面振興的火勢持續高漲。
從單村試點到全域開花,從單打獨斗到抱團共贏,該合作社用小小的香菇串起了鄉村全面振興的“利益鏈”“責任鏈”“情感鏈”。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山區大地上,“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美麗山城、幸福垣曲”生動畫卷正徐徐展開,熊熊燃燒的香菇“振興火”將照亮鄉親們奔向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
本報特約通訊員 張 輝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