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26
初秋的陽光灑在田野,玉米泛黃,酥梨正熟。近日,記者走進鹽湖區(qū)泓芝驛鎮(zhèn)喬陽村,忙碌與安寧交織的氣息迎面而來:街巷整潔,墻面上的宣傳畫色彩鮮明,老人們在樹蔭下談笑,幾名返鄉(xiāng)年輕人正幫著收拾果園。村民指著眼前的景象說:“這幾年真是大變樣了。”這正是喬陽村村“兩委”帶領村民共建共享的真實寫照。

黨建強根基——
“有了家的感覺”
今年6月,喬陽村黨總支榮獲“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這座享有“省級文明村”美譽的村莊,在黨建引領下,走出了由“人心渙散”到“凝聚奮進”的轉變之路。
喬陽村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管理黨員111名。2021年換屆以來,村“兩委”把抓黨建作為第一要務,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讓黨員教育有溫度、有深度。針對3名流出黨員和15名年老體弱黨員,黨支部“送書送學”上門,確保學習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合并村,人口多,人心也容易不齊。”回望幾年前的起點,喬陽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景勝東直言,因為是3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當時的工作難度不小。但辦法總比困難多:補強支部班子、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吸收年輕黨員——這一系列舉措為黨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短短兩年多來,先后有15名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年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凝聚力、戰(zhàn)斗力顯著提升。
如今,黨員干部帶頭講黨課、帶頭參與村務、帶頭服務群眾。正如老黨員鄭隨朝所說:“有了家的感覺。”村民們也從“各打各的小算盤”轉向“一起為村子出主意、想辦法”,基層治理氛圍煥然一新。

實事見真章——
從足球場到醬菜廠
變化,從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開始。在喬陽村,村“兩委”堅持“小切口服務大民生”,這是所有黨員干部的共識。幾年來,隨著一件件實事落地,村民也在獲得感中切身感受到“村子變了”。
——人居環(huán)境改造。曾經,露天排水溝臭味彌漫、蚊蠅滋生,道路狹窄不便出行。村“兩委”把下水管網改造作為重點:分段施工、不擾民生,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層層議定,群眾全程參與監(jiān)督。如今,隨著全長1300余米的下水管網竣工,1000戶、3600余人得到實惠。村民岳轉院笑著說:“現(xiàn)在街道擴寬,騎車方便多了,大家都點贊。”
——基礎設施升級。入村大路整治、1.5公里道路硬化、50盞太陽能路燈安裝、文化舞臺修復、廣場硬化、小游園建設、黨群服務中心改造……一個個項目相繼完成。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也陸續(xù)投入使用。記者采訪當天,正巧遇到幾位村民在新修的廣場上休憩,村民孫竹菊感嘆:“路還是那條路,但感覺耳目一新。”
——飲水難題破解。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喬陽村因處在管網末端,常年水壓低、水量小。村“兩委”自籌資金、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推動供水管網及戶表改造工程。如今,加粗管道、提升壓力等相關工程正穩(wěn)步推進。村民孫穩(wěn)坤直言:“這屆班子徹底改善了幾千口人的用水問題!”
在產業(yè)發(fā)展上,喬陽村同樣不斷探索:一方面立足7750畝耕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穩(wěn)定糧食生產,做強酥梨主導產業(yè);另一方面依托非遺資源,爭取60萬元集體經濟資金,扶持“新興久”醬菜廠擴大規(guī)模,提升品牌效益。產業(yè)興旺與基礎改善相輔相成,也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治理有溫度——
真心換來老鄉(xiāng)信任
喬陽村的治理,不是冷冰冰的制度,而是有溫度的實踐。
景勝東告訴記者,村“兩委”班子把“群眾的事無小事”放在心上的最大一點好處,就是“用真心真情換來了老鄉(xiāng)的信任。”
過去,村里糾紛多有積壓:危房多年成隱患,田間路爭執(zhí)不斷。如今,危房被拆,巷道整潔;在村干部的調解下,多年矛盾成功化解,雙方握手言和。村民說:“遇到難題,村干部總有辦法解決。”
文化生活同樣豐富多彩。2024年,喬陽村組織民間藝人參加鹽湖區(qū)鬧元宵演出,還請來蒲劇團連演五場大戲,把文化盛宴搬到群眾家門口。舞臺戲曲熱鬧非凡,廣場健身人氣高漲,文娛活動讓大家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這一切,離不開村“兩委”的堅守。黨建不僅是會議室里的決策,更是巷道里的清風、農田里的汗水、群眾心里的信任。喬陽村的故事,正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注腳:有方向、有力量,也有溫度。
從道路建設到水利興修,從文化厚植到治理深耕,從黨員教育到民生實事,喬陽村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治理有效、群眾滿意的發(fā)展路徑,以黨建這把“金鑰匙”,解鎖人民群眾生活的“幸福密碼”。
采訪結束時,記者站在村口,望著遠處連片的玉米地和果園。晚風吹來,伴著孩子們的笑聲與農機的轟鳴,讓人真切感受到了這片土地的希望。
□記者 劉凱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