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8-26
這里,有全省唯一的縣級陸生野生保護動物繁育基地;這里有演藝迷人的果老仙谷;這里,還有特色獨具的“河東紅嫂”等紅色研學基地……
南大里,有看頭。當農旅的煙火氣、山水的空靈氣與紅色的浩然氣在這里交織碰撞,夏縣南大里鄉正努力解鎖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流量密碼,探索出一條以生態為基底、以文化為靈魂、以產業為驅動的文商旅融合發展新路。
“虎”力全開,激活流量引擎
正午時分,記者來到夏縣南大里鄉德蘭度假村野生動物園,只見“虎園”中清涼的樹蔭下,兩只高大威猛的東北虎正伸著懶腰,一只孟加拉白虎幼崽則在酣然小憩,胸腹隨著呼吸均勻起伏,與山西人“歇晌午”的傳統奇妙呼應。
這幕“入鄉隨俗”的虎憩圖背后,是該園區今年5月精心策劃實施的生態化改造。作為全省唯一的縣級陸生野生保護動物繁育基地,德蘭度假村存欄老虎數量已達15只,占全省總量的三分之一。將老虎家族從傳統籠舍遷入模擬野外環境的新“虎園”,則是借鑒先進經驗,探路野生動物主題旅游的應時之舉。
“環境好了,老虎也精神多了!”德蘭度假村負責人王星說,“這幾只老虎活力顯著提升,食欲增強,小傷小病甚至展現出驚人的自愈能力。”
虎威生金,老虎撬動大經濟。此前,7天內4只虎崽相繼亮相,直接創收170萬余元。但這僅僅是開始,以“尊重自然、保護動物、提升體驗”為核心,占地5000平方米的“虎園”,精心設置了觀虎長廊、玻璃觀景房等設施,并配備雙重防護系統,讓游客近距離、沉浸式地觀賞老虎。
德蘭動物園的魅力遠不止于老虎。度假村正著手擴建“熊谷”與“虎園”,增加更多互動平臺,目標直指打造“小而精”的野生動物體驗標桿。動物園現有各類動物54種,更有狼、鴛鴦、紅腹錦雞、獼猴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并設有互動投喂體驗,深受親子家庭喜愛,在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旅游景區中具有核心優勢。
“門票不漲價,但體驗要增值!”王星強調說,“園區將依托‘夏鮮’蔬菜智慧產業園直供的有機果蔬,加快打造‘猛獸主題咖啡餐廳’。屆時,盤中的珍饈美食與落地窗外的虎影徘徊相映成趣,這種‘與虎共餐’的沉浸式場景,將成為游客獨特的記憶符號。”
度假村的活力,同樣在咫尺之遙的德蘭農場得以彰顯。農場以發展“陽臺經濟”和“庭院經濟”為方向,巧妙將“移動果蔬”項目嫁接旅游,讓農田變身網紅打卡地,農旅融合的“二次消費”路徑越走越寬,與德蘭動物園的獸蹤野趣相映成趣,共同激活了南大里農旅融合的新引擎。同時,南大里鄉政府引導動物園與產業園“生態聯姻”,動物糞便作為產業園肥料,蔬菜梗葉作為動物飼料,通過“變廢為寶”,實現肥料、飼料“零元購”。園內投資3500萬元建設的“易儂移動果蔬項目”,通過技術研發,實現矮化果蔬盆內栽植,集“食用性”和“觀賞性”于一體,成為網紅“可食盆景”。眼下,農場投入70萬元新建的6個溫室采摘大棚已完成主體框架,預計今冬即可投入生產。
地質奇觀,山水綻放異彩
水上飛人表演者在月牙湖水面騰空翻轉,激起陣陣水花;非遺打鐵花藝人將1600℃的鐵水奮力擊打,化作漫天“金色流星”;絢爛煙花在夜空綻放,與山間燈光交相輝映……8月12日晚,位于中條山下的果老仙谷景區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盛大開幕的果老仙谷首屆星空音樂節,為游客獻上一場視聽盛宴。
人文之盛,緣于山水,果老仙谷的真正底蘊深藏于時光褶皺中。果老仙谷以新太古代變質巖為主,是研究中條山地區結晶基底演化的重要基地。溝內西姚片麻巖、解州黑云二長片麻巖及諸多巖石類型,記錄著25億年前火山奔涌、大陸離合的史詩。這些珍貴的地球“年輪”,繪就了果老仙谷集科研、科普和觀光于一體的變質巖地質遺跡景觀群落,也讓果老仙谷所在的南北晉村成功入選2024年全國第四批地質文化村。
若說巖石是果老仙谷的筋骨,30余處跌水瀑布則是它的靈魂。最為壯觀的當屬“三劍瀑”,三道水流從崖頂飛瀉直下,氣勢如虹。清澈的溪流從瀑底流淌而出,在古老巖石間蜿蜒穿行,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的美麗畫卷。傳說中張果老倒騎毛驢的仙蹤、“分水槽”化解兩村爭水的智慧,更讓山水浸染人間溫情。
作為撬動南大里文旅的重要支點,總投資1.5億元的果老仙谷項目已先后完成投資8000余萬元,建成八仙雕塑、八卦樓、飛天瀑布等景觀及配套設施。“目前景區提升改造已進入第三期,我們將在保護地質遺跡資源的基礎上,加快完善配套設施,持續提升游客體驗。”果老仙谷景區負責人安新創介紹說,“同時,國家3A級旅游景區申報工作也按計劃進行,將很快得到批復。”
“紅”韻傳承,發力紅色研學
在位于南北晉村的“河東紅嫂”革命教育基地,運城農信系統的黨員們重溫崢嶸歲月,個個情懷激蕩;
在小王村烈士紀念碑前,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黨員們仔細瞻仰、深切追思;
在革命先烈嘉康杰避難地遺址,夏縣防震減災中心和融媒體中心的黨員們身臨其境、感慨萬千……
南大里鄉擁有28處縣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鄉黨委、政府通過精心設計,將蔬菜園區、果老仙谷景區、德蘭度假村、天毛咀民宿、“河東紅嫂”革命教育基地、革命先烈嘉康杰避難處、美麗鄉村北大里村串點成線,打造鄉村振興實訓基地和兩條紅色旅游線路,吸引我市各縣(市、區)黨員和學生來此研學。
在小王村北十字路口,一座素有“河東第一亭”美譽的六角雙層碑亭,以其承載的血色記憶和家國情懷,成為南大里鄉紅色研學路線上最莊嚴肅穆的課堂。小王村烈士紀念碑碑身正面是中國首任駐美大使柴澤民題寫的“情系革命老區,緬懷先烈精神”燙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除了凝固的豐碑,還有流動的記憶。”南大里鄉黨委書記張志榮說,“我們的‘河東紅嫂’王煥娥有口皆碑,她繡制的黨旗現存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為保護隱匿于果老洞的嘉康杰等革命者,她堅持冒死送飯一年多,自己常以樹皮充饑。根據其事跡編創的蒲劇《中條山上黨旗紅》長演不衰,催人奮進。”
虎踞德蘭藏野趣,山水傳奇蘊紅魂。“下一步,我們將以野生動物體驗為龍頭,全面推動山水旅游、紅色研學、觀光休閑農業等集群成勢,推動南大里鄉文商旅融合縱深發展。”張志榮說。
記者 楊紅義 高 琳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