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8-22
本報太原訊(記者 郭 華 李盛世)2.3米高的青銅關公雕像吸粉眾多、我國四大名硯之一的絳州澄泥硯人氣爆棚、AI智慧服務臺引人關注、金錢石雕刻文創作品《石榴籽》炙手可熱、運城字繪AR冰箱貼圈粉無數、非遺技藝糖塑(俗稱“捏糖人”)體驗爭先恐后……8月21日,為期5天的第七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山西文博會”)在山西瀟河國際會展中心啟幕。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曄巡覽運城館。
巡館中,趙曄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文化產品創作者深入交流,詳細了解產品的創作理念、設計思路、制作工藝、運營模式、市場營銷等情況。她指出,山西文博會是全省促進文化交流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牢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堅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勢、以商增值,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池鹽文化、關公文化等河東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宣傳好鹽夢長廊等項目所展示的“山水城”獨特資源稟賦,樹立品牌意識和市場化思維,延伸產業鏈條,豐富業態供給,不斷推動我市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傾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希望各位優秀文化企業家通過山西文博會不斷加強學習、交流、互動,把先進文化理念、前沿科技與本土文化、傳統工藝相結合,全面提升我市特色文化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運城的吸引力和美譽度,為建設“一城兩區三門戶”凝聚合力。
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本屆山西文博會,我市在文化產業綜合館B館設立獨立展館,面積為624平方米,以“關公故里 好運之城”為主題,突出“關公文化”“池鹽文化”兩大特色,精選38家優秀文化企業,攜600余件濃縮了5000年華夏文明精華的文化產品、精美藝術品及非遺產品匯集龍城,以華美之姿向全世界展示運城文化改革發展的新成就和運城文化產品的獨特魅力。展館設置主題形象展示區、關公文化展示區、鹽夢長廊展示區、非遺活化展示區、優秀文化企業展示區、文產數字化展示區。
本屆山西文博會運城展館亮點紛呈。一是文產數字化開啟智能服務新時代。文產數字化展示區展出的人形機器人可實現展廳接待、產品講解、語音交互、動作互動等,具備人臉識別迎賓和知識庫專業講解能力,能像真人一樣完成導覽咨詢。同時,支持舞蹈表演、多角色切換等高階定制,用科技魅力提升訪客停留時長,為用戶帶來無縫、貼心、高效的全新體驗。二是鹽夢長廊項目促進鹽湖煥發時代光彩。鹽夢長廊展示區聚焦“鹽池”IP,重點展示市委、市政府近年來對鹽湖生態保護及傳承發展所做的系列工作。鹽夢長廊項目設有城市陽臺主題區、晉南農莊主題區、創意空間主題區和河東記憶主題區等區域共20余個項目。三是現場動手制作非遺產品,感受中華傳統技藝魅力。非遺活化展示區匯聚我市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依托絳州木版年畫制作、永濟惠暢織布體驗、晉南糖塑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互動體驗的平臺,讓游客在體驗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與“妙”。
除了運城展館外,我市還在文化專題館設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絳州澄泥硯”和“山西瑞來金錢石雕刻藝術館”兩個獨立展館,集中展示運城工藝美術的獨特優勢,讓更多人全面了解我市特色優秀文化產品。
為充分展示深厚的河東文化,本屆山西文博會期間,我市還將在文化產業綜合館A館主舞臺舉辦精品文藝節目展演、重點文產項目招商推介簽約等活動。同時,在運城展館,每天都將開展豐富多彩的路演活動。
本屆山西文博會特別在運城工藝美術館設立分會場,展出36個品種共5000余件工藝美術精品。其中,4樓900平方米展區特設18個展示單元,包括絳州澄泥硯、絳州木版年畫、稷山螺鈿漆器等作品。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