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20
為預防和減少涉及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鹽湖交警大隊日前發布通告,決定在全區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集中整治行動。即日起至9月5日,鹽湖公安交警將重點整治闖紅燈、逆行、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違法載人、翻越護欄、未佩戴安全頭盔、無牌、非法改裝(加裝雨篷)、未成年人騎行九類違法行為。

示范佩戴頭盔
以此為綱,我市中心城區展開行動,通過“嚴管+柔性執法”“整治+宣傳”的雙軌模式,全力提升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安全意識,營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與此同時,萬榮、夏縣兩地交警也同步在各自轄區以“零容忍”的態度和“有溫度”的執法,推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整治向縱深發展。
多措并舉 筑牢屏障
行動開展以來,鹽湖交警大隊科學調配警力,在中心城區主干道布設固定執勤點,并結合流動巡查方式,全面整治交通亂象。一線中隊與機關補充警力協同配合,對不戴安全頭盔、闖紅燈、逆行等違法行為人,現場進行勸導與處罰。對于嚴格遵守法規的電動自行車騎行人,民輔警則免費贈送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語的手提袋,讓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不僅如此,鹽湖交警大隊還將交通安全宣傳延伸到鄉村基層。日前,該大隊宣傳科走進南城街道大李村,面向村民開展“以案說法”精準宣傳活動。民輔警通過大喇叭播放、張貼安全掛圖和即時貼,向村民通報近期本村發生的亡人事故案例。宣傳中,民輔警結合農村常見的交通違法現象,講解騎乘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三輪車違法載人、酒駕醉駕、超速超員等違法行為的危害,讓村民們切身感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活動現場,民輔警還向村民們贈送印有安全提示語的手提袋,用直觀、通俗的方式引導群眾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許多村民表示,真實的案例讓人警醒,也讓大家認識到交通事故往往源于小小的疏忽。
街頭整治 持續推進
在中心城區整治行動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萬榮和夏縣也持續加大了對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特別是針對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這一頑疾,展開了常態化治理。

處罰違法行為
連日來,萬榮交警大隊在轄區范圍內持續開展佩戴安全頭盔整治行動,采取“勸導+整治+處罰+宣傳”的綜合模式,重點查處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駕乘人員不按規定佩戴頭盔的違法行為。整治期間,民輔警在電動自行車出行率高、違法行為頻發的路口設置檢查點,用定點檢查與流動巡邏的方式,對違法行為人進行現場教育與處罰。
夏縣交警大隊同樣緊盯電動自行車騎行安全,全面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8月8日以來,該大隊通過“教育+勸導+整治”的方式,在城區主要路段和重點路口設立檢查點,嚴查電動自行車違法載人、逆行、闖紅燈、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現場,執勤民輔警還開展了安全警示教育,講解“一盔一帶”的重要性,提醒群眾“安全常在,頭盔先行”。

張貼安全標語
不難看出,一場場覆蓋中心城區和其他縣(市、區)的電動自行車整治行動,正在以鐵腕整治和耐心宣傳的雙重方式,改變道路交通環境。眼下,隨著頭盔佩戴率的提升、違法行為的減少,安全文明出行正逐漸成為廣大群眾的共識。
記者 樊朋展 劉凱華 張蕊彤 文圖
記者感言
在大李村的宣傳活動中,記者看到民輔警舉著大喇叭,用最直白的語言向村民講解亡人事故的教訓,老人們聽得很認真,年輕人也在不斷點頭。那一刻,不難感受到交通安全宣傳的真正意義——它不僅是一句口號,而且和每個家庭的幸福緊密相關。
在萬榮和夏縣的采訪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執勤民輔警的耐心與堅持。面對一名沒戴頭盔的年輕人,他們并沒有簡單處罰了事,而是現場演示事故中頭盔的重要性,讓當事人心服口服。
走訪下來,記者深切體會到:交通整治不僅僅是為了減少事故數據,更是為了守護一座城、一片鄉村的安寧。
記者 樊朋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