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8-16
本報訊(特約通訊員 羅曉慶)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以來,山西黃河河務局臨猗黃河河務局在27公里責任河段構筑起“人防+技防+機制防”的“三位一體”安全屏障,全力迎戰汛期大考。
在吳王河務段,巡查人員身著救生衣,手持專業監測設備沿堤仔細察看水位變化和管涌隱患?!拔覀兠刻鞎M行3次巡河作業,嚴格執行24小時帶班值班制度。”防汛辦公室工作人員馮勃杭介紹:“值班人員每4小時匯總汛情數據,巡查人員每6小時上報靠流工程狀況?!?/p>
除了傳統的人工巡查,工作人員還充分利用無人機等現代化監測設備及時關注黃河水情,并與氣象等部門建立實時信息共享和聯合會商機制,24小時不間斷監測分析雨情、水情、工情,確保第一時間掌握信息及時準確向沿河群眾發布預警。
據悉,自入汛以來,黃河龍門水文站最小流量378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1930立方米每秒。該局辦公室副主任邵丹說:“面對汛期大考,黃河(臨猗段)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有三方面:臨猗吳王工程受洪水沖刷易發生根石坍塌等險情;黃河灘區內生產生活人員的預警‘叫應’和撤離安置;河道內有浮橋和4處泵站等5個涉河項目的運行安全?!?/p>
針對這些安全隱患,該局在以“人防+技防”嚴密監測各類汛情的基礎之上,嚴格堅持“周會商+暴雨會商+場次洪水會商”機制,對收集到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和討論,為防汛決策提供科學指導。同時,緊盯薄弱環節和重點部位,提前預置搶險力量,確保一旦出現險情能夠第一時間做到“早發現、快預警、速處置”。
針對涉河施工安全,專項督導組持續開展防汛檢查,督促涉河項目單位完善應急預案、落實度汛措施,加大河道巡查密度,重點排查施工導流設施、圍堰防護等關鍵環節,嚴防人為隱患。
“臨猗黃河河務局將繼續勇扛防汛政治責任,堅持風險導向,不斷強化預警預報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縣防指成員單位的合作力度,將各項防范應對措施向縱深推進,切實落到實處、抓出實效,全力保障黃河(臨猗段)安全度汛,全心守護沿河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臨猗黃河河務局副局長張曉艷表示。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