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調峰蓄水 增強防汛能力

——探訪中心城區鳳凰路雨污分流項目調蓄池及泵站工程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14

進入8月,中心城區先后出現了兩次強降雨天氣,不僅檢閱了城市相關部門的防汛排澇應急處置能力,還深層次考驗了城市排水管網的承載運行能力。不同于以往,兩次強降雨過程中,下穿式解放路立交橋和運城火車站片區基本無積水,道路通行正常。

這一成效得益于中心城區鳳凰路雨污分流項目調蓄池及泵站工程的實施投用。該工程到底什么樣?如何運行?有哪些新功能?8月11日,記者探訪了中心城區鳳凰路雨污分流項目調蓄池及泵站。

地上公交停車場

地下調峰大“水箱”

走進中心城區鳳凰路雨污分流項目調蓄池及泵站,如果沒有專業人員引導,根本無法識別調蓄池的具體位置,周邊只能看到嶄新的城市道路、運城火車站站前廣場及道路南側配套建設的公交車停車場。

鳳凰路雨污分流項目調蓄池及泵站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賈安民告訴記者,項目建設的調蓄池及泵站就位于新建投用的公交車停車場正下方。停車場東側是配套建設的設備管理控制室,西側是泵站及中水取水口。

調蓄池及泵站屬于鳳凰路道路提升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配套項目。調蓄池位于運城火車站廣場以南,主要收集河東街以北、同蒲鐵路以南、人民路以西、棲鳳橋以東區域排放的雨水,匯水面積共計136.5萬平方米,池內有效容積4000立方米,配套泵站安裝了3臺160KW軸流泵,提排能力可達14040立方米/小時。項目于今年4月建成投用。

賈安民介紹,整個項目主要是通過修建雨水調蓄池,實現雨季蓄水,降洪峰,緩解城市內澇;旱季時,再將收集的雨水資源進行處理回用;底部沉泥收集排入污水處理廠,解決初期雨水的徑流污染問題。上方新建大型停車場,充分利用空間,完善周邊基礎設施配套功能。

全自動提排雨水

快速消除道路積水

8月5日和8日兩次強降雨期間,市排水服務中心負責解放路立交橋排水工作的周越,感受到了鳳凰路雨污分流項目調蓄池及泵站投運后帶來的積極影響。以前,受下穿橋客觀地勢、瞬時雨勢及周邊排水管網能力所限,解放路立交橋同其他下穿橋一樣,逃脫不了因積水臨時交通管制的“魔咒”。今年,受益于附近鳳凰路雨污分流項目調蓄池及泵站的投運,兩次強降雨期間,解放路立交橋主車道基本無積水,道路通行正常。

設備管理控制室

周越說,以前解放路立交橋泵站每小時抽排3240立方米的水,只能通過解放路、鳳凰路的排水管網進入常硝渠,管網負荷大,排水受限。現在抽排的雨水直接進入鳳凰路雨污分流調蓄池,加上調蓄池泵站抽排能力大,雨水直接進入提升改造后的姚暹渠,排水根本無壓力。抽排及時,道路基本無積水。

賈安民說,調蓄池配套有3臺160KW軸流泵,單臺泵流量為4680立方米/小時,并專門鋪設了一條長683米、口徑1.5米的雨水管直通姚暹渠。接到雨情信息后,他們會打開雨水進水閘門。3臺水泵會自動根據池內液位梯次啟動排水,最大排水量可達14040立方米/小時。經過兩次強降雨天氣,整個調蓄池和泵站運行正常,共調峰排水25777立方米,周邊區域基本無積水。

家住運城火車站附近的市民周先生告訴記者,自從去年相關部門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后,曾經一下雨就看海的火車站,如今基本看不到積水,雨天出行很方便。

雨水處理變中水

助力節水城市建設

整個項目配套有雨污分流、除臭、真空沖洗、一體化凈水四大系統。雨污分流系統主要是調峰緩解城市內澇,除臭系統主要是用專業設備對水體攜帶的異味進行消殺除味,真空沖洗系統主要是對池內雨水攜帶沉積的泥沙進行清理,一體化凈水系統主要是對雨水進行凈化處理。

查看泵站運行情況

賈安民說,項目建設的一體化凈水系統回用水處理規模為40立方米/天。系統將雨水凈化處理變成中水,存放到專業的中水箱內。他們在項目西側專門配套建設了中水取水口。收集的雨水后續可循環利用于城市園林綠化用水,節約水資源,有利于節水城市建設。

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鳳凰路雨污分流項目調蓄池及泵站工程只是中心城區雨污分流3年攻堅行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攻堅行動的持續推進,中心城區先后實施了多條道路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不僅提升了道路的顏值,還大幅增強了城市道路排水系統的排水能力。下一步,城市管理部門將借助城市更新行動,扎實推進城市雨污分流攻堅行動,鞏固提升城市排水能力,讓幸福運城更有韌性。

記者 祁克寧 文圖

城事心聲

城市排水管網,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它如隱形的血管,日夜不息疏導污水、排瀝雨水,讓城市免于內澇淤積的“淤堵之痛”。

近年來,中心城區城市管理部門持續推進雨污分流3年攻堅行動和滯水點整治工作,城市多條道路的排水能力得以提升。特別是實施鳳凰路雨污分流項目調蓄池及泵站工程,提升了城市防洪排澇能力,讓周邊區域道路不再積水。未來,希望更多民心工程得以實施,讓我們的城市雨天更美好、出行更便捷。

記者 祁克寧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