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14
垂涎欲滴的雞胗鴨脖、豬手鳳爪,色香俱佳的紅燒鯉魚、紅燒獅子頭,撩人味蕾的紅燒肉、炸大蝦,還有一應俱全的涼菜系列、甜點和多味湯品……這些平時“藏”在酒樓飯莊的菜肴,一夜之間現身酒店門口,成為運城“地攤美食”的一大亮點。
筆者發現,除了部分中小型飯店“開門迎市”之外,建國飯店、菊花酒樓這些老字號的“星級”酒店也“沖鋒在前”,買賣叫好又叫座。常常是誘人的菜品尚未擺上臺面,攤位前已排起了長龍。在多數實體店鋪經營日漸低迷、“生意太難干”的無奈感嘆下,大飯店把廳堂美食搬到街邊叫賣,贏得了眾多市民的青睞。
有道是市場有需即有供。酒店的經營管理者在市場轉型過程中,主動對接市民日常消費需求,開啟店外經營、讓市民外帶菜品的新模式。這既是迎合時下餐飲業多元發展趨勢、實現自我效益提升的有益嘗試,更是豐富群眾“美食文化”的惠民善舉。當“星級”酒店“放下姿態”開門迎客時,其市場潛力是顯而易見的。
大廚秀技市場寬。“今天買了一條紅燒鯉魚,看著就好吃,這都‘大把式’做的,味道差不了!”早早排隊的張大爺樂呵呵地說。據了解,抱有張大爺類似心態的市民不在少數。不用進高檔酒店,飯點時順路帶一份大廚做的菜品回家,愜意又滿足。
平民價格引客來。除了大眾化的常規菜品之外,建國飯店、菊花酒樓等還分別推出了每碗一元的特色豌豆面、豆黃面,十元一只的經典鹵乳鴨,正所謂“星級品質,平價消費”“平民價格,超值選購”,常常是供不應求。“大熱天不做飯了,買上一點愛吃的,省事兒又不貴。”曾大媽一邊忙著選購,一邊和同行者念叨著。
大酒店經營“地攤美食”火了一條街的同時,也給夜市經濟帶來良性刺激。相信在不斷規范和改進的過程中,“地攤美食”也會讓城市“舌尖文化”市場消費的裙帶效應持續擴大向好。
廣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