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躬耕沃土二十載 初心如磐映民心

——記全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垣曲縣長直鄉西交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陜正紅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8-06

7月31日早晨,垣曲縣長直鄉西交村黨群服務中心內氣氛熱烈,該村黨員干部群眾目光熱切地聚焦于下個月的工作計劃草案,圍繞產業發展、民生實事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討論。這幅黨群一心干事創業的圖景,正是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陜正紅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耕耘,在山鄉大地上一磚一瓦壘起的“黨建基石”綻放出的蓬勃生機。

基層工作關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陜正紅深刻領會“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的時代內涵和工作要求,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團結帶領全村黨員群眾,抓黨建、促發展、惠民生,將曾經落后的村莊逐步建設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新農村,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和信任。

強基固本,讓黨支部成為“主心骨”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只有建強黨組織,才能更好地發揮引領作用。

“村黨支部就是‘火車頭’,黨員隊伍素質高不高是能否推動各項工作的關鍵。”這是陜正紅常說的話。2005年上任伊始,他就把加強村黨支部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定期組織黨員開展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黨性修養。同時,注重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積極發展年輕優秀的同志入黨,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在他的努力下,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黨員們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黨員;黨員行不行,群眾最分明。”陜正紅說,強基固本不是喊口號,得讓黨員走進群眾心里。為創新黨建工作方式,陜正紅積極探索“黨建+”模式,將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工作有機結合。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等形式,引導黨員在各項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

“黨員往前站,群眾才能跟著干。”在陜正紅看來,黨員帶頭不是只干“顯眼事”,更要把群眾的“心窩子事”放在心上。在他的推動下,以黨員帶頭踐行孝道為引領,推行暖心的贍養機制:全村60歲以上老年人的子女,每月將200元贍養費統一打到村集體賬戶,再由村黨組織按月足額發放到老人手中。這一做法既讓老人們穩穩領到“暖心錢”,解了生活所需的燃眉之急,又讓在外奔波的子女少了牽掛、多了安心,更在潛移默化中涵養了孝親敬老的村風民風,成為基層治理中用制度溫情守護桑榆晚景的生動實踐。

發展產業,勇當鄉村發展“領頭雁”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陜正紅給出的答案是:“腳下沾著泥土,心中才有底數。”他立足本村實際,深入調研市場需求,積極尋找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項目,全面發展食用菌、大棚西瓜等特色產業,抓住亳清河生態經濟帶建設機遇,使西交村完成從“礦業依賴”向“綠色經濟”的成功轉型。

投資3000萬余元的垣曲縣食用菌產業綜合服務中心一期在西交村完成建設,并與山西菌生萬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打造食用菌“衛星式”產業集群。同時,通過訂單農業、技術共享帶動周邊中小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參與種植,經營主體按市場價回收產品。投資70萬元,實施西交村木材加工廠配套項目,可為食用菌菌棒生產提供原料。西交村食用菌菌棒回收循環利用項目建成后,將消化全縣食用菌廢舊菌棒,年使用秸稈1萬余噸,年產生物質燃燒顆粒2萬噸。

除了發展特色種植產業,陜正紅還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他充分挖掘本村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打造了以麥田咖啡、油菜花海露營基地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項目。通過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舉辦特色旅游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還促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讓鄉村煥發出新的活力。

心系群眾,做為民服務的“勤務員”

“不僅要讓村民的口袋鼓起來,還要讓鄉村環境美起來、鄉風文明樹起來!”陜正紅在和美鄉村建設中同樣不遺余力。

陜正紅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心里時刻裝著群眾的冷暖。針對村里因長時間下雨造成的道路損壞、村民出行不便的問題,他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修復道路,實現了全村道路硬化全覆蓋。道路修好后,他又協調安裝了路燈,方便了村民夜間出行。他還積極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通過逐戶排查,對符合條件的危房進行改造,確保村民住房安全。同時,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持續開展西交村河道“四亂”和人居環境“六亂”整治行動,聚焦轄區河道、交通沿線、村莊街巷、農戶庭院、田間地頭等區域,整治陳年垃圾20余處,整改畜禽養殖問題6處。定期開展環境衛生清理活動,使村莊環境更加整潔美觀。此外,他還積極爭取資金,建設了文化廣場、村民活動室等公共服務設施,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矛盾糾紛時有發生。陜正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主動地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他建立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解機制,定期組織村干部和黨員在村里排查矛盾糾紛,以做到早發現、早化解。

在調解矛盾糾紛過程中,他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對于一些復雜的矛盾糾紛,他不厭其煩地多次上門調解,耐心傾聽雙方的訴求,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和升級。多年來,村里沒有發生一起重大群體性事件和越級上訪事件,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如今的西交村,干凈整潔、產業興旺、鄰里和睦,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面對榮譽,陜正紅淡然地說:“這份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全體村民和黨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將繼續扎根基層,當好村民的‘領頭雁’,讓西交村的明天更美好。”

記者 孫 雄 霍虎成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