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7-29
張曉波 劉柯瑞 趙 芳
盛夏七月,聞喜縣的田野間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前不久,南開大學文學院的“詩意永濟 沃野聞喜”社會實踐隊走進這片沃土,用3天的“游學”實踐,為鄉村教育、基層治理注入青春的智慧與活力。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薛店鎮中心小學的教室里,瑯瑯書聲與歡聲笑語交織。南開大學文學院的學生們秉持“文以載道 學以致用”的理念和對鄉鎮小學教育的人文關懷,用一堂課的時間為學生們傳播中華詩教的理念和影響。他們不是簡單教孩子們背詩,而是用互動游戲、情景表演、詩詞創作等方式,讓古老的詩句“活”起來。
活動中,實踐隊成員逐漸與學生家長及教師們熟絡起來,大家圍繞當下生活與未來發展進行暢談。從身邊日常瑣事到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實踐隊成員在歡聲笑語中搭建起一座從校園走向廣闊世界的認知橋梁。
離開校園,學子們走進薛店鎮北張村的田間地頭和村民家中。在這里,他們親眼見證了基層治理的“北張模式”:村黨支部牽頭、網格員走村串戶、鄉賢能人出謀劃策,連小小的“村民說事室”都藏著化解矛盾的“大智慧”。實踐隊還結合專業知識,為村里提出了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的建議。
最后一站,實踐隊成員來到聞喜非遺名片“衛嫂饃”的制作車間。非遺傳承人手把手教大家捏花饃,學子們驚嘆于“一捏一塑皆成畫”的指尖藝術。在文創展廳,傳統花饃與現代設計的碰撞讓實踐隊成員大開眼界——這些曾經只在節慶出現的饃饃,如今通過電商平臺走向全國。
聞喜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聞喜將與南開大學持續開展“大學生鄉村振興見習計劃”合作項目,搭建常態化實踐驛站,讓更多青年人才用創意與熱情,為基層治理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