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河津市趙家莊街道三興村:“三駕馬車”馳騁鄉村振興路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25

津龍苑農貿市場建設工地上地基作業有序推進、確保工程進度;西窯溝民俗村鄉村旅游景區內游人往來穿梭,暢享盛夏清涼;紅色教育基地里研學團隊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河津市趙家莊街道三興村正悄然書寫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

西窯溝民俗村鄉村旅游景區夜色迷人

今年以來,三興村把創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積極建立“街道黨工委統籌-村黨總支落實-黨員中心戶包聯”的三級責任體系,制定14項任務清單,實行月調度機制,實施“黨建+產業+治理”三維網絡,不斷提升村莊精細化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助力鄉村振興行穩致遠。

黨建強基:鍛造鄉村振興“先鋒隊”

三興村由原新趙村、石莊村、新興村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445戶1379人,耕地1900余畝,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村莊。

在鄉村發展的浪潮中,村莊合并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然而,如何讓合并后的村莊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三興村面前的重要課題。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三興村合并以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把黨建引領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和“動力源泉”,抓隊伍、建組織、轉作風,持續夯實振興工作基礎,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大動力。

在基層黨建工作中,三興村將黨支部班子建設作為核心工程,持續發力,科學劃分職責與任務清單,班子成員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密切配合、協同聯動,形成了齒輪般精密咬合的工作機制,進一步鞏固了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核心引領地位。與此同時,嚴格對照《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要求,對支部工作流程進行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面激活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凝聚起推動工作的強大合力。

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三興村始終嚴把發展黨員入口關,嚴格執行發展黨員程序,為黨組織注入優質新鮮血液,不斷激發黨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此外,該村高度重視人才儲備工作,通過系統分析研判、深入走訪摸排,精準選拔出3名村黨組織帶頭人,充實后備力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筑牢堅實的人才根基。

現如今,三興村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村莊面貌干凈整潔,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可謂黨心所向、民心所盼、眾望所歸。

產業聚勢:打造集體經濟“增長極”

“村莊合并并不是簡單地‘換牌子’,而是通過‘合心、合力、合發展’,讓鄉村既有‘顏值’更有‘產值’?!壁w家莊街道黨工委書記孫唯翔對三興村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產業振興是增強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源泉,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三興村憑借獨特的地理優勢、集聚的產業資源,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規劃建設農貿市場,讓村莊逐步實現從傳統農業向多元產業融合發展的華麗轉身。

三興村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是中共河津地下縣委舊址所在地,也是該市重點革命老區村之一。中共河津地下縣委舊址、高峰夫婦舊居、姚銀德烈士故居,以及小朋友書店、豆腐坊等多處“紅色地標”串珠成鏈,每一處都變身“會說話”的紅色廉政課堂……為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三興村黨總支深入挖掘村莊紅色文化內涵,不斷探索紅色文旅融合路徑,在對紅色場館和村容村貌進行提檔升級的同時,還積極組織開展紅色教育鑄魂活動,真正做到讓“紅色引擎”賦能鄉村振興。今年以來,該村共接待研學團隊1.2萬人次。

西窯溝民俗村鄉村旅游景區是三興村重點打造的運城市鄉村旅游示范點,年可接待游客100萬人次。該景區采用“公司+基地+農業合作社+農戶”聯動生產模式,在農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大膽探索實踐,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配套的農耕體驗、民俗體驗、娛樂觀光等多個項目,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以生態回歸游、觀光采摘游、休閑度假游、節慶文化游等為特色的鄉村旅游景區,還為周邊農戶提供了就業崗位,形成了景區發展、農戶受益的雙贏局面。

在發展鄉村游的同時,三興村還依托地理優勢,規劃建設津龍苑新農村住宅樓二期項目和津龍苑農貿市場項目。這兩個項目投產運行后,村集體年收入將從18萬元躍至200萬元,實現“產業興”與“收入增”的良性循環。

治理提效:激活鄉村自治“新動能”

鄉村發展,根基在治理。有效的鄉村治理,既是維護鄉村和諧穩定的“壓艙石”,更是激活鄉村內生動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引擎”。

近年來,三興村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村民自治為基礎,將德治教化融入日常,從“三張清單”到“五老調事”再到“星空懇談會”,真正讓治理的“毛細血管”延伸至村莊的每個角落,構建起多元共治的鄉村治理格局。

三興村推行“三張清單”明確責任,梳理出村級事務清單42項、便民服務清單28項,真正做到“干部照單履職、群眾按圖辦事”,制度化、規范化的鄉村治理方式逐步形成。同時,該村還堅持問題導向,主動瞄準人民群眾關心的“雞毛蒜皮”,因地制宜組建“五老調事”隊伍,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干部、老退役軍人、老教師、老模范”的優勢,開展調解工作,破解基層矛盾糾紛難題,全村信訪量同比下降67%。

除此之外,三興村還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每月舉辦“星空懇談會”,傾聽村情民意,收集路燈維修、灌溉渠改造等各類民生建議50余條,并全部納入整改臺賬?!靶强諔┱剷崩靡雇黹e暇時間召集村民議事,充分調動大家參與村莊治理的積極性,不僅讓村莊環境大幅度提升,還在干群之間架起了連心橋,營造了干部群眾齊心干事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鄉村振興是一場接力賽,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三興村黨總支書記陳二棟堅定地說,“我們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服務群眾為宗旨,團結帶領全村群眾,努力把三興村建設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讓鄉村振興成色更足、底色更亮?!?/p>

從“輸血幫扶”到“造血自強”,從“單打獨斗”到“聯建共治”……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三興村以其獨特的發展模式“破浪”前行,蹚出了一條富民興村的新路子,黨建引領下的“三駕馬車”正載著全村人民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