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陳摶楹聯刻石:超凡脫俗的精神世界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09

□記者 薛麗娟

在鹽湖區博物館,有一方刻石,看似普通,但承載著一段奇聞。

這方青石質的刻石,自清代留存至今,高160厘米、寬65厘米。碑面之上,楷書字跡剛健而不失飄逸,“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10個字,宛如靈動的精靈,躍然石上。其筆法豪放瀟灑,每一筆都飽含力量與神韻,讓人看到了一代大師揮毫潑墨時的風采。

陳摶,這位生于唐末、卒于宋初的傳奇人物,字圖南,號扶搖子,又獲“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之賜號。他是中國道教思想的璀璨之星,憑深邃哲思賦予道教文化獨特內涵,亦為宋代理學先師,思想滋養著后世理學發展。他融合儒釋道三教學說于《易經》之中,創立了“先天易學”,被道家尊為“陳摶老祖”,《宋史?隱逸傳》亦為其作專記。他精研《易經》八卦,創辟谷養生之術,更有著“睡仙”的美譽,直至118歲仙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據傳,佚失千年的中華文明濫觴“河圖洛書”,便是由他首先得到并傳承下來,“陳摶辟谷睡百天”“趙匡胤輸華山”“老婦一擔挑二龍”等故事的主角也正是他。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這副楹聯僅10字,卻語句豪邁,意境深遠。讀“開張天岸馬”,仿若目睹一匹駿馬,于天地間肆意奔騰,無拘無束,盡顯奔放豪邁之姿,象征著自由不羈、超脫塵世的精神。“奇逸人中龍”,則將人比作超凡蛟龍,雖隱于塵世,卻難掩其絕世逸氣與才情,令人向往。

“開張”一詞,源于杜甫《天育驃騎圖歌》,用以形容雄偉開闊之姿;“人中龍”則出自“孔子入周問禮樂”后對老子的贊佩之語,代指人中英杰。此聯,既贊揚了道家始祖老子如天際龍馬般氣勢雄渾,盡顯超凡之態,也有陳摶以老子自比,借此彰顯自身才學卓絕,猶如天岸駿馬、人中之龍的意思。

更為奇妙的是,這10字中暗藏“玄機”:“岸”字少一橫,“逸”字少一點,“中”字上下顛倒。坊間傳聞,若能參透個中奧秘,或許就能找到道家得道的關鍵。有人解讀:“岸”字少一橫,意在告誡修道之人,需從紅塵中抽離,尋得內心寧靜;“逸”字少一點,提醒要釋放心靈自由,不受世俗拘束;“中”字上下顛倒,則暗示唯有敢于打破常規,逆轉乾坤,方能修成正果。這些獨特的書寫方式,或許正是陳摶對道家思想的一種獨特詮釋,待后人去發現、去領悟。

故而,這副奇聯也稱“陳摶十字卷”,命運同樣多舛且傳奇。據傳,其原作本是宋代紙絹書寫的豎排楹聯,卻不幸被盜,此后數易其主,直至清同治七年,被摹刻于龍門石窟。因紙絹難以長久保存,有人質疑此聯并非陳摶真跡,而是晚明之人集字聯。但即便如此,也并未減損其魅力,康有為等名家對其極為崇拜,甚至借去臨摹,這不僅是對書法藝術的認可,更是對楹聯中精神的共鳴,足見其在書法界的重要地位與影響力。

在當今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是否還能尋得這般自由與逸群的精神?陳摶的這副楹聯,讓每一個觀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感悟與啟迪,映照出內心深處對純粹與高遠的向往。它提醒著我們,即便身處喧囂塵世,也應在心中保留一方凈土,去追尋那如天岸馬般的自由,如人中龍般的奇逸。這種自由,不是放縱欲望的肆意妄為,而是精神上擺脫束縛的獨立思考;這種奇逸,不是孤芳自賞的特立獨行,而是平凡中彰顯的超凡智慧。

這方陳摶楹聯刻石,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瑰寶,更是古人對理想人格的一種期許與贊美,激勵后人不懈追尋精神的富足與升華。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