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09
□記者 祁克寧 樊慧敏 文圖
小暑已至,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即將來臨。戶外驕陽似火,環衛工人、園林工人、外賣小哥等群體卻依然堅守崗位、直面“烤”驗,只為確保城市正常運轉。

戶外勞動者的辛苦,相關部門及企業都看在眼里。高溫天氣下,如何讓這些群體享受到更多人性化的清涼服務,成了大家時時掛心的“關鍵事”。于是,城市管理部門、社區、企業等紛紛行動,開出解暑“涼”方,為戶外勞動者心頭增添一抹涼意。
7月7日下午4時許,在中心城區紅旗東街與韓信路交叉口,市市容環衛中心的一輛清掃車轉動著底部的電動清掃底盤,緩緩向東行駛。清掃過后,地面變得干凈整潔。據該中心負責人介紹,近期高溫天氣居多,該中心加大機械清掃力度,合理增加機械化作業頻次,降低環衛工人工作強度,在保障城市街道干凈整潔的同時,兼顧環衛工人的作業安全。
同時,該中心調整環衛工人的工作時間,靈活采取早班提前、午班延后的方式,讓環衛工人避開高溫時段作業。每天12時30分至14時30分,每條街道只留部分環衛工人進行基本的清掃保潔,其余環衛工人可以適當休息。各片區負責人還會根據路段實際情況,合理分配任務,將年齡偏大、體質較弱的工人安排到保潔壓力較小的區域,用細致的關懷為環衛工人撐起“避暑傘”。
烈日炎炎,分布在城市各處的河東驛站和愛心驛站成了戶外工作者和市民避暑納涼的“港灣”。工作累了,走進驛站吹會兒空調、喝杯熱水,再小坐一會兒,頓時能量滿滿。
當天下午5時許,記者走進禹都公園北門口的愛心驛站,環衛工人周女士正一邊喝水,一邊和驛站管理員聊天。“這個驛站離我清掃的路段很近,我平時累了就進來喝口水。管理員服務很貼心,平時還拿來各種水果讓我們吃。夏天能有這樣一個休息的地方,身體能舒服許多?!敝芘空f。

隨后,在紅旗東街河東驛站內,記者看到不時有環衛工人、園林工人、外賣小哥等前來喝水納涼。驛站里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大家進來時滿臉疲憊,離開時臉上多了一絲笑容。
清涼解暑用品展現人性關懷。為了給高溫下的戶外勞動者送去更多關愛,社區、企業等積極開展送清涼活動,通過發放防暑解暑用品、設立愛心飲水點、提供臨時休息場所等方式,為戶外勞動者撐起一片“綠蔭”。
鹽湖區中城街道朝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口增設了一個愛心飲水點,每天9時至18時為戶外勞動者免費提供綠豆水和熱茶水;鹽湖區東城街道槐東社區、姚孟街道華源豪庭社區等,為戶外勞動者送上裝有藿香正氣水、風油精、水杯、冰袖等物品的“清涼禮包”;運城華新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為一線工作人員提供綠豆水,并提前備齊各類防暑藥品……
這些細致入微的“涼”方,不僅為高溫下堅守的戶外勞動者送去了實實在在的關懷,更體現了城市治理的溫度。隨著各項防暑措施的持續落實,相信戶外工作者能在守護城市運轉的同時,更安心地度過這個炎熱的夏天。
城市心聲
烈日炙烤下的城市,因一群人的堅守而運轉有序。當市民在空調房里享受清涼時,環衛工人正頂著“熱浪”清掃街道,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園林工人在為綠植澆水抗旱……他們的汗水,是城市整潔與活力的注腳。
采訪中,看到環衛工人因錯時作業避開了正午暴曬,在驛站里喝水解暑時露出笑容,這美好的瞬間讓人動容。從機械化作業減輕勞動強度,到驛站提供納涼空間,再到社區企業送上防暑物資,這些舉措看似細微,卻精準地滿足了戶外勞動者的需求。
城市的文明,不僅體現在美觀的建筑與整潔的街道上,更藏在對每一位勞動者的尊重與關懷里。這些夏日里的“清涼”,讓高溫下的堅守者臉上多了笑容,心里也多了感動。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戶外勞動者將更安心舒適地度過這個夏天,我們的城市也將變得更加文明有愛。
記者 樊慧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