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08
在萬榮縣王顯鄉賢胡村,一座兼具紅色引領與民生溫度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升級改造后的賢胡村黨群服務中心。該村創新探索“黨建+日間照料中心”融合模式,將黨組織的關懷延伸到每一位老人的日常,用暖心服務織密民生保障網。
黨建領航
提升服務陣地

黨群服務中心豐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賢胡村緊扣群眾需求,以“黨建+養老”為核心理念,同步升級黨群服務中心與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實現功能共享。這座建筑面積達500平方米的日間照料中心,集日間照料、醫療康復、文化娛樂、助餐保健等功能于一體,設有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助餐點、日間休息室、閱覽室和健身室5大功能區,政策宣傳、法律咨詢、健康義診等服務項目一應俱全。這一功能齊全的服務新陣地,既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拉近了干群關系,涵養了淳樸村風、醇厚民風。
“2025年,是賢胡村日間照料中心平穩運行的第十年。該中心不僅解決了老人吃飯、護理等生活難題,而且還提供了休閑娛樂、精神慰藉等服務,讓老年人在村里生活舒心,兒女外出務工放心。”賢胡村黨支部書記王尚朋介紹。改造過程中,村里專門召開村民議事會,組織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入戶走訪。在認真傾聽老年人的心聲后,增加娛樂活動室、推進醫養結合等建議均被一一落實。同時,日間照料中心還與每位入住老年人及家屬簽訂協議,全方位保障老年人權益。
以日間照料中心為陣地,賢胡村依托黨建網格精準了解群眾需求,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網格員參與”的模式,開展政策普及、隱患排查、防詐宣傳、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真正做到群眾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以“黨建強”帶動“服務強”,穩穩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日常。
文化搭臺
點亮銀齡生活
黨群服務中心的多功能活動室既是黨員學習的課堂,也是老年人的文化樂園。
午后陽光灑滿黨群服務中心的多功能活動室,老年戲迷協會的18名成員在黨員文藝骨干的帶領下,正排練眉戶經典《一顆紅心》。這支由老年人組成的隊伍輻射萬榮、臨猗兩縣,樂器中西合璧,既有二胡、竹笛、鼓、揚琴等傳統樂器,又有鋼琴、大提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表演別開生面,分外精彩。
為參加排練,來自臨猗縣北景鄉陳莊村的兩位村民特意騎了四十多分鐘的電動自行車趕來。臺下,鄰村的一名戲迷舉著手機錄像,笑著說:“賢胡村日間照料中心開了10年,戲迷協會唱了10年,我們這些聽眾也成行家了。”
隔壁書畫室里,日間照料中心管理員閆四德正在教老年人寫毛筆字。這位熱心奉獻的老人不僅把日間照料中心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總是耐心地教愛好書法的村民寫毛筆字。日間照料中心大廳里懸掛著“天地萬物和為貴,古今百善孝為先”“日間溫暖如家,照料方便周全”等書法作品,配上梅蘭竹菊水墨畫,文化氛圍愈發濃厚。這些黨群共建的文化活動,既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更成了凝聚民心的紐帶。每逢主題黨日,老黨員們還會在此講述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此外,照料中心還積極延伸服務觸角,青少年們也成了這里的常客:在圖書室閱讀、在娛樂室接受防電詐宣傳教育、在球桌上揮灑汗水……“一老一小”在這里都能共享歡樂。此外,定期開展的義診、義剪、電影下鄉、送戲下鄉等惠民活動更是惠及全體村民,為鄉村振興注入溫暖動能。

日間照料中心讓老年人吃得舒心
醫養聯動
守護健康防線
穿過掛滿健康宣傳畫與黨員承諾墻的長廊,黨群服務中心東側就是健康小屋,這里是守護老人健康的前沿哨所。
村醫楊勝虎作為黨員先鋒崗成員,每天為老人們測量血壓,做好健康檔案登記工作。今年春季流感高發期,黨群服務中心迅速啟動“黨員包戶”機制,每位黨員負責3位至5位老人的健康監測,及時送診3位發熱老人。88歲獨居老人謝春廟握著黨員志愿者的手感慨道:“多虧你們每天專程送我去衛生院,要是沒有你們堅持跑前跑后,我這病怕是要耽誤了。”
在黨群服務中心的協調下,日間照料中心還與村衛生室聯合,為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一站式”體檢、健康講座、義診等活動。“村醫常駐+醫生巡診”的聯動模式,讓養老到就醫實現“零距離”,逐步構建起醫養一體化服務體系。
黨群同心
共建“幸福驛站”
走進日間照料中心的“暖心廚房”,“大廚”們正將胡蘿卜燉牛腩、韭菜雞蛋包子、清炒時蔬分裝到保溫餐盒里。
廚房的蔬菜大多來自日間照料中心的小菜園,新鮮又安全。70歲以上老人每月僅需100元,就能享受一日三餐。
日間照料中心的運行資金通過“政府補一點,個人交一點”及開源節流統籌解決。在日間照料中心就餐的婦女們主動化身廚師,搭伙做飯節省開支;有自理能力的老人齊心開墾院里的閑置土地,種植茄子、南瓜、豆角、韭菜、西紅柿、黃瓜等數十種蔬菜,實現食材自給自足;日間照料中心的老人們組成老年清掃隊,定期為村里清掃巷道,所得報酬用于改善生活的經費。賬目清、管理細、陽光透明的運營,讓每一分錢都用在實處。此外,村“兩委”干部還輪流義務幫廚,結合老年人飲食特點科學定制食譜,確保一周飯菜不重樣,讓老年人吃得放心、安心、暖心。
在村“兩委”的組織下,村里還成立了“銀齡互助隊”,低齡幫高齡、鄰里相扶持的氛圍愈發濃厚。
殘疾人謝奶奶行動不便,劉奶奶便每日車接車送;低保戶王爺爺家有老人需要照料,陳爺爺就堅持每日送餐上門。每逢重陽節,黨群服務中心更是熱鬧非凡:黨員干部為老年人張羅“集體生日會”,戲曲協會更是獻上拿手好戲,頭戴生日帽的老人們圍著蛋糕歡笑,臉上滿是孩童般的喜悅。
“在這兒有人管,有人陪,日子過得踏實,兒女在外也放心。”孫奶奶抹著幸福的淚花,說出了老人們的心聲。
如今,賢胡村黨群服務中心正以“黨建紅”點亮“夕陽紅”。從清晨的黨員志愿服務到傍晚的黨群文藝演出,從日常的健康守護到細致的精神關懷,這里不僅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驛站”,更成為黨群同心,守望相助的堅實堡壘。
(記者 朱超逸丁 通訊員 吳佳)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