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史>

戚繼光“練兵之法”

來源:解放軍報時間:2025-07-04

石志申

夏縣介子推文化園戚繼光像 記者 劉亞 攝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說:“人自為戰,篾有不勝敵者矣。”即如果每名士兵都自覺地拼盡全力奮勇作戰,這樣的軍隊將戰無不勝。從今天的視角看,戚家軍之所以在抗倭戰爭中屢建奇功,與戚繼光注重對官兵的教育,使官兵整體上具有“人自為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分不開的。

考慮到普通士卒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戚繼光采用“愛兵”“感召”“賞罰”三管齊下的方法開展對士卒的教育。“愛兵”的關鍵在于“真有是心”“誠于平居之時,實心愛之,真如父子一家”,具體來說,要做到“達士情”“循士欲”“恤病傷”,然后在動之以情的基礎上曉之以理。“感召”即將領的“身率之道”,將領要做到“倡忠義之理,每身先之,以誠感誠”“患難為之處,甘苦為之同……諄諄諭以君父之義……死生之理,使之習服忠義,足以無忝所生”。“賞罰”要“賞之以眾所喜,罰之以眾所惡”“申明曉諭,耳提面命,務使人人知其所以賞與罰之故”,即在賞罰的同時,通過對其原因的解釋說明,進一步達到鼓舞、警示士卒的教育目的。

對各級將領的教育,戚繼光并不僅僅滿足于使部屬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而是本著“立身”“樹人”的出發點,希望通過教育來“培養人”“造就人”。

戚繼光主張為將者要“次第記誦”、逐章揣度研讀《論語》《孟子》《孝經》《忠經》等儒家經典,重在“身體神會”,而不是死記硬背,主要是注重理解和切身實踐,以此打牢基礎;然后研讀《百將傳》,在學習古之名將修身進德、榮辱成敗經驗教訓的過程中,“尚志既定,心有所主”;最后授之《大學》《中庸》,“使知心性之源”,思想境界更上一層樓。這些步驟展現的是以傳統儒家理論為指導的一個完整的“立身”“樹人”過程。 (《解放軍報》)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