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6-27
薛親霞
一碗韻味醇厚的老湯需要數時的爐火慢燉;一群品學兼優的學生需要數年的精心培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班主任工作是一件既平凡又煩瑣的工作,辛苦又充滿著樂趣,但是只有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才能讓孩子們在良好的教育中成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素養。
班級管理要寬嚴有致,情理相濟。
說起班級管理,大家都知道班風最關鍵,良好的班風能給學生帶來有利于學習、有利于生活、有利于成長的環境和能量,能使學生精神振奮,正氣上升。
“嚴”字當頭抓班風。首先每接手一個新班,要先抓紀律。第一天基本就不上課,給孩子們講各種規矩,什么必須做,哪些堅決不能做。其實在暗中觀察哪些孩子比較自律,哪些孩子比較調皮搗蛋。其次紀律從課堂抓起,要求學生不管上什么課,上課鈴響結束后一定要保持安靜,要盡量用積極的學習狀態等候每一位老師的到來,這是最起碼的尊重。
“恒”字入心抓習慣。都說好的習慣培養得21天,同時這個時間點也恰恰是一個孩子壞習慣的反彈期,這個時候其實他會試探老師。他這么做,看老師有啥反應?如果老師及時注意到他們的這一點小心思,并及時給予遏制或否定,孩子就會覺得這樣做是行不通的,良好的習慣也會使他們受益終身。
優化教學要樣樣落實、天天堅持。
教學質量是教書育人永恒的主題,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在課堂,為此,要把提高教學質量的著力點放在課堂上,著眼點放在計算上,牽引點放在作業上,落腳點放在復習上。
立足“活”字抓課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每講一節課前,要先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深度挖掘教材和教參,制定切合本班學生實際的一個小的教學目標,明白這節課要教什么?學生要學到什么?其次,抓住課堂前20分鐘,把知識點講透,把方法教會,圍繞知識點多練習,同一個知識點要舉一反三地練習,讓學生夯實基礎。
立足“細”字抓計算。計算之功,非一日之功,除了養成好習慣,還要加上持之以恒的訓練。每節課堅持2分鐘—3分鐘的口算訓練,口算的形式可以多種形式交替進行,訓練學生計算速度與密度。加強筆算,筆算是計算的關鍵,平時一定要利用好豎式本,一道題算兩遍,通過反復練習來提高學生的筆算能力。每日一道題,內容不限,可以是基礎典型的豎式、脫式計算,簡算題,解方程等。不能讓學生有負擔,還能讓學生感覺到每天都有點小收獲,明白堅持的意義。
立足“實”字抓作業。要說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那么作業練習就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當天學習成果的一種自我檢測。那么怎樣的作業布置才更能有效呢?要做到了以下3點:一要有目的性,明確這個題為什么要練?練的目的是要落實哪個知識點?還有哪幾個孩子不會?二要保證練習時間,讓學生盡量在課內練習發現問題,基本內容經常練,關鍵內容和重難點要集中攻關。老師一對一地進行及時更正,這樣學生就掌握了所學內容。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保障了作業的質量。三要分層布置作業。后進生只做簡單基礎題,可以多次、重復練習。中等生除了把基礎題做好,還要追求結果的準確率,優等生可多做些拓展題,這樣能讓每個學生練習更多的題型、題量,使他們取得自己能力范圍的最大進步。
立足“巧”字抓復習。抓好考前三輪復習第一輪復習:重視課本,對基礎知識進行系統復習,主要是最基礎的訓練。第二輪復習:試卷練習、講解,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拓展,適當增加難度,進行專項歸類訓練。第三輪復習:考試模擬演練,模擬題的設計要有梯度,由易到難,再由難到易。
用“習慣”筑夢,讓“成長”發聲。未來,在教學育人這條充滿艱辛與挑戰的道路上,作為一名教師,要不忘育人初心,不斷前行,探索尋找更多為學生成長有益的教育教學方法,幫助孩子們成長,促進教育教學不斷發展。
(作者單位:永濟市實驗小學)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