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6-25
董 娜 閆少云
今年以來,臨猗縣緊扣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需求,全面深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通過構建“系統化、精細化、科學化”培訓體系,形成“內容有深度、管理有精度、機制有力度”的干部教育培訓新格局,推動干部能力素質全面提升。
優化內容供給,打造系統化課程體系
臨猗縣圍繞提升干部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著力構建科學完備的課程體系。
一是完善教學布局,筑牢教育培訓“四梁八柱”。臨猗縣精心謀劃、統籌推進,著力打造“1+3+N”特色教學布局。“1”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為干部教育培訓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3”是圍繞黨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履職能力培訓三大核心板塊構建堅實依托;“N”是開發以地方課程為特色的元素,新增和完善教學專題50余個,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實際。同時,常態化開展“三進”活動,即紅色歌曲進課堂、紅色電影進課堂、八段錦進課堂,不斷豐富課程內容。
二是創新培訓方式,激發教育培訓“源頭活水”。臨猗縣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為干部教育培訓注入“源頭活水”。在“重走長征路”的模擬場景中,讓干部身臨其境,深刻體會革命先輩的不畏艱險和堅韌不拔,汲取奮進力量;在“孫吉鎮薛公村如何壯大集體經濟”研討式教學中,圍繞實際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激發干部的思維活力;在“山西汾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實踐”案例式教學中,以真實案例為依托引導干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在“法院庭審現場觀摩”體驗式教學中,增強干部的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切實提高了學員的參與度和融合度,使干部在學中思、思中悟、悟中行。
三是建強培訓基地,夯實教育培訓“堅實根基”。臨猗縣緊緊圍繞培訓主題,整合各方資源,科學謀劃布局,積極構建“以教學點為支撐、以教學主題為重點、以教學線路為依托”的立體化基本培訓體系。依托傅作義故居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干部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激發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依托臨晉縣衙開展廉政警示教育,通過參觀廉政文化展覽、聆聽廉政故事等方式,引導干部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依托猗頓文化園開展猗頓商祖文化教育,使干部了解商業文化發展脈絡,汲取商業智慧和創新精神等。這些培訓基地各具特色,為干部教育培訓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力支撐了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
強化全程監督,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
臨猗縣聚焦干部成長全流程,從“入學”、過程到“出口”層層把關、嚴格管控,全力打造高質量的干部教育培訓體系。
嚴把“入學關”。入學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訓的起點,也是強化紀律規矩意識的重要契機。學員入學后第一時間開展系統入學教育、觀看警示教育片、簽訂廉潔承諾書和遵守政治紀律承諾書、進行軍事化訓練,引導其迅速轉變角色,增強學員紀律與規矩意識。嚴把過程關,課堂是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確保課堂效果是提升培訓質量的關鍵。推行無手機課堂,讓學員排除外界紛擾,緊跟教師思路,提升課堂效果;同時發揮黨校學風監督組的作用,不定時對學員上課情況進行督查。通過嚴格的督查機制,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確保了課堂教學的高質量進行。嚴把“出口關”。考核是檢驗干部教育培訓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勵學員積極學習、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學員結業時,從品德修養、遵守校紀、廉潔自律、學習態度、學業成績、調研活動六個方面對學員進行全方位、全流程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切實提升培訓實效,確保學員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聚焦提質增效,創新科學化培訓機制
臨猗縣構建“考評促學、活動促學、督導促學”的“三維促學”機制,切實將教育培訓成果轉化為干部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效能。
以考評促學,構建“入學測試+平時堂測+每周檢測+結業測試”全過程考核體系,對干部學習情況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跟蹤與評估,學習成績納入干部檔案。以活動促學,組織學員開展破冰訓練、紅色經典誦讀、知識競賽、趣味運動會等特色活動,提高學員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為干部教育培訓注入新的活力。以督導促學,建立干部培訓電子檔案,實行“四反饋”機制,將培訓表現反饋縣委領導、組織部門、派出單位及學員本人,為干部選拔任用提供重要參考。三者協同發力、相輔相成,有效推動干部教育培訓從“被動學”向“主動學”轉變,切實增強干部隊伍的政治素養、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為臨猗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鍛造堅實的人才隊伍。
(作者單位:臨猗縣委黨校)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