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香港娃絳州學鼓樂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6-26

6月24日,新絳縣文化館排練廳內氣氛熱烈。8歲的蒲卓延緊攥鼓槌,小臉漲得通紅,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滾落,他卻渾然不覺,雙眼緊緊盯著老師舞動如飛的手腕。當鼓槌重重砸在緊繃的鼓面,一聲沉悶的“咚”響傳出,震得他手心發麻。這個從香港800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男孩,終于如愿以償,近距離觸碰心心念念的絳州鼓樂。

“選上那晚,我在床上翻來覆去,根本睡不著!”蒲卓延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在這為期6天的山西之行中,他一心要將每分鐘都充分利用,“這可是國家瑰寶,我一定要把它深深銘刻在骨子里,帶回香港。”

千里之外,一群香港少年正借鼓槌叩響跨越千年的中華文明律動。香港和富慈善基金會李宗德小學的18名學生,遠道而來,抵達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就在他們稚嫩的小手與飽經歲月的鼓槌相觸的瞬間,一場跨越時空的非遺傳承之旅,就此拉開大幕。

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的排練廳里,彌漫著一股充滿原始張力的氣息。孩子們從最基礎的“單槌”“雙槌”練起,不多時,汗水便濕透了衣衫。鼓樂老師的手勢剛勁有力,猶如刀劈斧鑿。《牛斗虎》的激昂狂野、《秦王點兵》的威嚴冷峻、《廈坡滾核桃》的歡快靈動,在孩子們一次次排練中,緩緩融入血脈。

“鼓點一響,感覺靈魂都被喚醒了。”帶隊教師張超凝視著專注投入的孩子們,不禁感慨道。自2018年起,香港和富慈善基金會李宗德小學每年暑期都會組織學生前來學習鼓樂。絳州鼓樂在香港聲名遠播——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恰似黃河發出的激昂吶喊。“孩子們對鼓樂的癡迷程度,遠遠超過所有學科。”張超說。

排練廳的另一端,18歲的香港學子陳鈞堯揮動鼓槌,動作如疾風驟雨,鼓面在他的敲擊下爆發出千軍萬馬般的磅礴氣勢。這已是他第二次踏上絳州這片土地。

“鼓樂教會我的,遠比課本深刻。”陳鈞堯的鼓點中透著超越年齡的沉穩。團隊協作時的默契、面對逆境時的堅韌、對文化根源的敬畏——鼓槌敲打出的,不只是簡單的節奏,更是對人格的一種錘煉。“站在這里,我才真正明白,為何絳州鼓樂能千年不衰,震撼人心。”陳鈞堯感慨道。

“今年暑期,將有3批超百名香港學子陸續前來學習絳州鼓樂,我們抽調全團精銳,組成傳承突擊隊,讓絳州鼓樂這簇文化之火燃遍香江之畔。”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團長楊丁洪信心滿滿。

絳州鼓樂,這一發源于新絳縣本土的民間藝術形式,一直是當地群眾民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初唐發端至今,已歷經上千年的演繹、傳承與弘揚。其中,《秦王點兵》《老鼠娶親》等曲目為典型代表,演奏起來氣勢雄渾、磅礴大氣,聲韻鏗鏘有力。2006年,絳州鼓樂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暮色漸濃,排練廳內依舊鼓聲如雷。蒲卓延終于打完一段《廈坡滾核桃》,他抬起頭,恰好對上老師贊許的目光,嘴角開心得咧到耳根;陳鈞堯的鼓槌在燈光下舞出一道道殘影,汗水揮灑在鼓面上濺起朵朵水花。

在鼓槌的起起落落間,香港少年的心跳正與黃土高原古老的節奏同頻共振。當文明的血脈在年輕的身軀中蘇醒,這傳承千年的絕響,便有了邁向未來的堅定步伐。

(本報特約通訊員 楊建義 衛世新)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