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6-26
運城晚報訊(記者 王捷)為深入挖掘山西歷史文化內涵,增進對晉文化的了解與認識,6月25日,運城市三晉文化研究會百家講堂開講,特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吉琨璋作《表里山河 唐風晉韻——晉國的歷史、考古與文化》專題報告,帶領大家深度挖掘晉國歷史文化內涵,領略山西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活動現場座無虛席,聽眾們熱情高漲。吉琨璋憑借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考古經驗,以通俗易懂、生動風趣的語言開啟了這場文化之旅。他首先從晉國“表里山河”的地形地貌引入,讓大家直觀感受晉國群山環繞、大河奔流、山河互為表里的地理特征,點明這一特殊地形地貌為晉國發展提供的天然優勢。

隨后,吉琨璋巧妙結合大量珍貴的考古發現與翔實的文獻資料,通過“叔虞封唐 唐在何方?”“燮父改晉 何以為晉?”“歲月靜好 安守河汾——西周時期晉國”“尊王攘夷 縱橫華夏——東周時期晉國”4部分,層層遞進,系統梳理了晉國從封地起源、更名,到西周時期穩固發展,東周時期成為春秋霸主縱橫天下,直至戰國初期走向分裂的完整脈絡,生動解讀了晉國歷史文化的形成、演變及其在中華文明中的輝煌歷程和重要地位。
講座中,吉琨璋引經據典、旁征博引,以多元視角,圍繞叔虞、燮父、晉惠公、晉文公等重要歷史人物,“桐葉封弟”“晉獻嘉禾”“曲沃代翼”“城濮之戰”“三家分晉”等歷史典故,子犯編鐘、叔虞方鼎、晉侯鳥尊、晉侯玉璧、侯馬盟書等極具代表性的珍貴文物,陶寺遺址——唐堯部落、曲村——天馬遺址、古曲沃聞喜上郭——邱家莊遺址等重大考古成果展開,深入探尋晉國背后蘊藏的歷史文化密碼,闡述了晉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在華夏文明演進中的深遠影響和歷史價值。
精彩的講座讓聽眾們受益匪淺,大家紛紛表示對晉國歷史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講座結束后,不少聽眾舉手提問,吉琨璋一一作了細致解答。“全盛時期的晉國包括今天山西全部、華北平原大部、中原北部、黃河西部,可以說在中華歷史文明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聽眾張女士說,“這次講座既有嚴謹的學術解讀,又有充滿趣味的故事,讓我們對晉國、對山西、對運城的歷史都有了更立體的認知。”
市三晉文化研究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推動更多三晉文化研究成果走向大眾,讓更多人了解山西文化、運城文化,為地方文化不斷傳承創新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