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6-24
平陸、芮城、永濟……越來越多的地方發現大天鵝的身影;
一只、兩只、三只……鹽湖的火烈鳥數量持續增加,優雅的身姿引來天南海北的攝影愛好者;
在街道邊、校園里、公園中……各種各樣的鳥類進入人們的視線;
……
數量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多——近年來,隨著我市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加上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措施得力,全市上下愛鳥護鳥的氛圍越來越濃,運城已經成為鳥類的天堂。
249種鳥類安家運城
我市是全省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和候鳥棲息地分布最多的地區,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大天鵝、火烈鳥、灰鶴、大鴇、黑鸛等數十萬只候鳥在此越冬。特別是每年1月份,全省80%的水鳥在運城越冬。全市有6處區域入選山西省發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觀鳥地圖,另有5處被列入全國首批發布的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
“越冬水鳥在運城的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說明我們這兒適宜它們停歇和越冬,也說明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水平不斷提升。”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已連續5年在全市開展調查監測工作。調查結果顯示,我市境內共有鳥類249種,每年在運城棲息越冬的大天鵝、灰鶴種群數量均超萬只。同時,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149只、黑鸛17只。
可喜的是,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我市鳥類的數量和種類還在持續增加。尤其是運城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垣曲古城國家級濕地公園、稷山汾河國家級濕地公園、新絳汾河省級濕地公園等國家級、省級濕地公園,憑借更適宜的生存環境,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
多措并舉愛鳥護鳥
越來越多的鳥類選擇運城,與我市多措并舉加強保護密不可分。
保護,有監測與打擊——
圍繞鳥類主要分布區、越冬地、繁殖地、遷飛停歇地、遷飛通道、集群活動區等區域,科學監測巡護,密切監控進入棲息地各類人員的活動,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犯罪行為。
建立野生動植物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公安、農業農村等部門開展“清風”“網盾”等專項行動,打擊捕殺鳥類等違法犯罪行為。
保護,有呵護與救治——
每年與相關機構簽訂野生動物定點救護協議,凡市民發現病危、受傷、迷途或群眾救送的野生動物,可送往救護。目前,我市每年救護野生動物總數量70余只。
從2012年開始,平陸縣每年撥付40萬元,用于三灣水域周邊農戶的農作物補償,聘用5名投食員,種植40余畝小麥和購買玉米、白菜等食物,幫助大天鵝安全越冬……
保護,還有宣傳和引導——
我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每年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濕地日”“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等為契機,聯合有關部門和新聞單位,廣泛開展鳥類保護宣傳活動。線上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發布護鳥知識、典型案例等宣傳內容;線下組織開展護鳥進社區、進公園、進鄉村活動,發放宣傳資料,普及鳥類保護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鳥類保護的良好氛圍。
記者 陳永年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