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老少配”合力種櫻桃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6-23

初夏的晉南,熱浪已然來襲。

在臨猗縣北景鄉西村村委會門口,色澤如紅寶石般鮮艷的櫻桃,正被快遞員熟練地分揀、裝箱,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臨猗縣北景鄉西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張世紅和駐村干部吳勇商討櫻桃示范園建設情況。

在村里即將落成的櫻桃示范園區前,61歲的西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張世紅用布滿老繭的手指輕輕搭在還未覆膜的鋼架大棚上,眼中映照著櫻桃苗的嫩綠光澤。他身旁的“95后”駐村干部吳勇,目光則緊緊鎖在即將鋪設的水肥一體化管道上。這個櫻桃示范園區,可是西村櫻桃種植的未來方向,一點也馬虎不得。

這些紅彤彤的櫻桃,凝結著這位“60后”老支書二十余載披荊斬棘的堅守,也承載著吳勇扎根黃土、破土而出的嶄新希望。這對“老少配”,正合力將黃土高原上的西村櫻桃產業,推向更廣闊的未來。

“60后”的倔強與拓荒

從“紅果果”到“金果果”

“這兩個月的櫻桃季,我們順豐快遞點就扎在村委會了!高峰時一天能發走三四千件,最多時有15000斤!西村的櫻桃口感好、個頭大,發往全國各地的件都有。”順豐快遞員趙鵬一邊麻利地封箱,一邊介紹說。

在趙鵬身后,“航空飛九州 高鐵即日達”的標語占據著村委會顯眼的位置,無聲地訴說著西村櫻桃“走出去”的便捷與雄心。

西村地處臨猗縣城北郊,緊鄰209國道、河運高速,交通便利,發展電商物流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西村櫻桃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優,我們直接在村委會設點,周邊鄉鎮、村子的櫻桃也常往這集散。”趙鵬補充道。

“早上來村里收櫻桃的客商就有好幾十家,根本不愁賣!西村7500余畝耕地,櫻桃占了6000多畝。可以說,在西村,家家戶戶都指著這‘紅果果’吃飯哩!”張世紅臉上頗為自豪。

時間回溯到二十幾年前,西村還處于蘋果種植的舊轍中。直到2003年,一個名為薛長發的村民率先種植了櫻桃,張世紅打聽得知這種“小紅果”的種植效益很可觀。于是,他心中那份“總得為村子做點什么”的執念變得越發強烈。

沒過多久,他便發動村民去外地考察,隨后帶領村民種植櫻桃。然而,引進新樹苗、推廣新技術,在當時的西村不啻為一場“革命”。許多村民搖頭!“這‘紅果果’能當飯吃?萬一砸手里,一家老小喝西北風?”

張世紅的倔勁兒上來了,他蹲在地里,像看護嬰兒般侍弄著這些新苗,摸索種植技術。幾年后,當親眼看到櫻桃樹在西村的水土滋養下結出累累碩果、換來豐厚回報時,張世紅眼中的光芒異常明亮:“就是它了,西村的出路!”

村民心中的堅冰,也在紅寶石般的果實和張世紅數錢的笑容中逐漸消融。櫻桃樹,如同點點星火,逐漸在西村這片土地上燎原。

如今,西村已是聲名遠播的櫻桃專業村。美早、布魯克斯、薩美托等品種應有盡有,早、中、晚熟品種齊全,可基本滿足市場需求。6000余畝櫻桃種植面積中,5000畝已掛果,設施大棚達800畝……

“我們村大地櫻桃畝產1000斤—1500斤,年收益約2萬元;春棚畝產1500斤—2000斤,收益5萬元左右;2023年剛引進的溫室大棚,畝產可達2000斤,能提前一個多月上市,畝收益能到8萬元!這‘紅果果’真成了‘金果果’!”張世紅掰著手指算賬,臉上的笑容異常燦爛。

“95后”的“網線”與破圈

“小屏幕”撬動“大市場”

打開抖音,一條名為“村支書和駐村干部之間的愛情故事”的視頻里,張世紅一改老實木訥的形象,俏皮可愛地和吳勇拉起了手,引得網友紛紛點贊評論。

“這個年紀的基層村支書能緊跟時代,非常棒。”

“咋買了?書記,光知道運城有櫻桃,不知道咋買。”

如此和諧的畫面,在一開始卻不盡然。

張世紅和吳勇在檢查櫻桃枝情況。

六年前,大學剛畢業的吳勇作為駐村干部來到西村。“當時村里櫻桃已有4000畝,但銷售渠道單一,櫻桃豐收后,果農只能眼巴巴等著客商上門,價格被壓得很低。”吳勇敏銳地意識到:好果子,更要賣出好價錢。他決心為西村插上電商的翅膀。

于是,他鼓足勇氣向張世紅提出拍視頻、做電商的想法,沒想到老書記與他一拍即合:“干!年輕人有想法,我支持!”這讓吳勇大感意外:“張書記60多歲了,想法卻和三十歲年輕人的一樣嘛!”

說干就干。吳勇積極聯絡在外打拼的家鄉青年。一次春節聚會,他“游說”在西安做電商的運城小伙薛凱輝:“櫻桃市場潛力巨大,年輕人在這里能賺錢;鄉村振興大背景下,農村需要人才回來;每年政府部門都有政策扶持,回來干吧!”不久,薛凱輝便來到了西村,甚至直接住進了張世紅家。三人常聚在一起策劃視頻、琢磨直播。

一切似乎比較順利,但是,來到鏡頭前的張世紅卻“露了怯”。

“我這把年紀,對著手機蹦跳?害臊得不行嘛!怕老伙計們笑話……”不僅是拍視頻,在直播首秀前,張世紅也緊張得坐立不安。吳勇回憶說:“開播前,張書記就坐在那里一兩個小時不動彈。‘逼’著他第一次上場后,書記的后背全被汗浸濕了。”不僅他難為情,許多村民也不理解:咱村的櫻桃又不愁賣,村支書何必拋頭露面?

被“趕鴨子上架”的張世紅,在堅持一個多月后,迎來了一條視頻的意外爆火,點贊量近30萬,播放量超800萬,賬號粉絲猛漲過萬,櫻桃訂單也接了三百多單。

“這是為村民辦實事,流量好,我當然高興!也對電商更有信心了!網上那么多村支書帶貨,我也要為家鄉代言!”張世紅臉上的笑容,比枝頭的櫻桃還甜。

“運城是水果之鄉,但西村櫻桃常被貼上別家的標簽,我們要做自己的‘張萬畝’品牌!”薛凱輝說。

“張書記雖然看好做電商這個事情,但信任感依舊不足。比如,在我看來做電商前要把售前、售后、供應鏈這些部分都做好,做直播前我就想著產品要統一包裝、打出品牌,但張書記想要先有銷量,再做品牌,我們也在合作中不斷磨合。”吳勇坦言。

在2025年中國(沂源)優質櫻桃擂臺大賽中,張萬畝櫻桃中的布魯克斯被評為特級櫻桃產品,美早被評為優質櫻桃產品。

當人們心甘情愿為“有身份”的西村櫻桃多支付貨款時,張世紅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吳勇帶來的“網線”,成功將西村的櫻桃送出了黃土高原,送進了更廣闊的世界。

“新老合力”

點亮鄉村共富新希望

“村支書”帶貨,自今年4月份以來成為短視頻平臺的一大熱點。賬號“西村支書張萬畝”也躋身其中。

“巨量算數”顯示,今年4月、5月,“村支書”在短視頻平臺的搜索指數同比飆升231.8%,“村支書為了宣傳有多卷”等詞條頻頻登上平臺熱搜。熱鬧之余,“張世紅”們也有自己的焦慮:能否把握住這一波流量?流量過后,怎樣才能給村里留下一些帶不走的東西?

張世紅和吳勇直播售賣櫻桃。

今年西村的櫻桃采收季已經進入尾聲,張世紅的電商團隊也還沒能盈利。他的視頻走紅后,當時村里的櫻桃還未成熟,后續賬號又出了一些問題,線上店鋪和直播體系都還需完善。

“今年先把流量做起來,擴大西村櫻桃的知名度,明年櫻桃季再談帶貨。”張世紅很清醒。

短期流量之外,張世紅和吳勇正帶領西村謀劃櫻桃產業的長遠升級。一方面,讓村民提升櫻桃種植品質,以匹配電商渠道對產品標準化、規模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村里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千萬工程”專項資金建設的200畝高標準櫻桃示范園也即將建成。此外,村里準備修建產業道路,建設集交易市場、冷鏈倉儲、電商直播于一體的櫻桃產業園。

“現在正鋪設水肥一體化管道,接著覆膜……預計今年10月底完工。”吳勇在櫻桃示范園區工地介紹進度。

西村雖是臨猗櫻桃種植面積最大、規模最集中的區域,但與山東、大連相比,規模化水平不足,與絳縣相比,設施化大棚不夠。部分老舊大棚標準低,維修改造成本高,棚內溫控不佳,容易影響櫻桃生長和農戶收益。

“縣里非常支持,前期就指導我們做了產業發展規劃方案。我們整合集體土地建棚,采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農戶交使用費自主經營。”張世紅眼中閃著光,“示范園全部上智能設施,推廣標準化建造、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這些技術,管理科學高效,不僅能起到示范帶動作用,還能增加農戶收益,預計每年還可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

“今年客商明顯多了,看來我們的宣傳做得很有效果!等園區建成,咱櫻桃的附加值還能再提!”吳勇信心滿滿,張世紅用力點頭,皺紋里刻滿希望。

如今的西村,櫻桃樹早已深深扎根于這片黃土。從一戶試種到六千畝成林,從依賴客商到“張萬畝”品牌乘電商快車走向全國,從年輕人“逃離”的村莊到吸引青年歸巢的振興熱土……一顆顆小小的櫻桃,映照著西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更見證了基層干部初心如磐、合力奮斗的動人篇章。

西村的“櫻桃紅”,是我市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篇章的一個生動縮影。放眼河東大地,鹽湖岸畔、中條山腳下,類似的“新老合力”故事正在不斷上演。

在更廣闊的田野上,無數像張世紅這樣的“老黃牛”與吳勇這樣的“助農人”,正以他們的智慧與汗水,探索著從“田間地頭”到“數字云端”的融合之路。他們帶頭觸網、勇闖市場,讓電商賦能鄉村,不僅賣出了農產品,更顯現了鄉村的新氣象和新希望。

西村的發展實踐告訴我們:破解鄉村人才之困、產業升級之難,“老”的經驗智慧與“新”的理念技術缺一不可。只有讓“張世紅”們的堅守與“吳勇”們的創新緊密交融,讓傳統農業插上現代科技的翅膀,黃土高原上的“櫻桃紅”,才能愈發鮮艷奪目,照亮更多鄉村共富前行的康莊大道。

記者 王新欣/文 記者 陳方斌/圖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