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姐姐李燕娥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6-10

5月22日早上7點,姐姐李燕娥的告別儀式在他們的家屬院舉行。

除所內領導、職工、家屬、親友外,遠道從北京、太原、太谷、侯馬等地趕來的姐姐的同學、朋友還有很多。

天氣預報說6點鐘就有雨,儀式期間卻沒有一滴雨打攪;姐姐被護進靈車,天空飄起了雨點;靈車剛剛開進殯儀館,瓢潑大雨便兜頭而下。老天爺呀,你也實實是忍不住了嗎?

姐姐1955年3月出生于芮城學張東橋頭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早年我們家吃水都是先由母親和別人合力從十幾丈深的井里絞水上來,然后由我和姐姐抬桶往家送。我只有五六歲,姐姐總是把水桶往她那頭靠,說就怕壓得我不長個兒。直到我十三四歲能挑水了,姐姐才把自己從抬水中解放出來。

那時候農村憑工分分糧,我和姐姐每年假期都要爭著去參加生產隊勞動,以求給家里多掙點工分。秋假時,我牽耬種麥按天記工分,姐姐割草按斤數記工分。她總想多割一些,所以回來得老是很遲。我和母親常常在門口樹下往村外張望,等她吃飯。放麥假,姐姐領我拾麥子,也總是想多拾一點、多記工分。我和姐姐每年各自都能掙六七百工分。年紀再大一點,家里蓋房子用土,也都是姐姐領著我用架子車一車一車拉回來的。

天底下姐姐都疼愛弟弟,但我姐尤甚。有一年村里耍魔術,魔術師把我放在箱子里,然后變沒了,我姐急得大聲哭喊,弄得魔術師表演沒到底先把我放了出來。娘給姐姐的零花錢,她自己不舍得花,卻一毛兩毛老給我發,等她當了民辦教師掙了工資,發給我的零花錢就成了一塊兩塊。姐姐后來上大學時,我已參加工作了。每每出差路過太谷,總要到學校看她,給她點錢,想帶她到太谷縣城及周邊轉,可姐姐總是怕我多花錢,找各種理由推托。我在北京工作時突發腦梗,姐姐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照看我;我做了腦血管造影術后,為防止血液回流,姐姐和我愛人整晚上按住我的大腿,防止我兩條腿在睡夢中打彎。

困難歲月,貧窮卻充滿溫馨。結婚后,我家的針線活,包括我從芮城到太原再到北京的被褥,都是我的巧手姐姐一人承擔的。愛人和我姐同年生的小孩,姐姐出月子后,按民俗要回娘家住,而我剛參加工作,只有一小間宿舍,1.5米寬的床,只能由他們大小四人擠著睡。白天我幫著干點洗尿布的小活,晚上就四處尋找別的地方臨時湊合一宿。但那個階段卻是我最幸福的時光。可惜時光不會倒流,如果還能回到從前,多大的代價我都心甘情愿。

姐姐心地善良,人緣極好,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她學習好、表現好,同學愛見,老師喜歡,甚至于把這份愛見、喜歡都延伸到了我的身上,對我是異常的關心與熱情。她到原運城棉科所工作后,每次我去看她,她的同事和鄰居對我也都如見親人。去年清明節,我和愛人回村掃墓,那時她實際已有病但沒查出來。背痛的姐姐吃著止痛藥接待我們,我們在姐姐家住了一晚上,還和運城的親戚朋友一起吃了頓飯。沒想到這竟是最后一次聚餐。

等我們回到北京,姐姐就發病住了院。我聯系到北京有名的專家給她做了手術,她也頑強地與病魔抗爭了一年,終還是無力回天。

姐姐去世前一周,運城的兩個同學和同事去北京的病房看她時對我說,你姐對同事好,對朋友好,對親戚好,對家人好,對婆婆好,就是不太關心自己。剛參加工作時,婆婆和她住在一起,一間房住三代人,一般人很難做到。你姐她不但對婆婆好,對待小叔子、侄子,也同樣關懷備至。

姐姐熱愛工作,敬重事業。同學說她一心撲在工作上,人很漂亮就是不愛打扮。但是,對于棉花育苗育種,她卻是精心呵護無微不至。我記得她每次來我家,都是匆匆忙忙先把冰箱騰出空間,把她隨身帶的試驗品種放進去。這些絕對都是她的寶貝疙瘩、她的全部牽掛。而且,她這樣不是一次二次,記得十幾年間她數次來家,次次都是這樣。

回想姐姐一生所走過的路,不管哪一段,她都走得無比堅實、異常精彩。從學張高中畢業后到橋頭中學任教,她關愛學生,情系教壇,點燃了山區孩子的希望之火;擔任橋頭村黨支部書記時,她與支部一班人帶領群眾平田整地,興修水利,建設新農村,造福橋頭人;擔任鄉里的婦女主任時,她關心婦女兒童,開展各種活動,努力做鄉村婦女的貼心人。

運城是棉花主產區,讓棉花豐產高產,讓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是姐姐的少年情結、青蔥愿望。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姐姐懷揣少年夢想,立志改變山區農村一窮二白面貌,考入山西農學院農學系土化專業,1982年1月大學畢業后分配至山西省農科院運城棉科所工作。姐姐深耕科研一線四十余年,以畢生心血譜寫了“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壯麗篇章。她勇攀農業科技高峰,主持國家“863”抗蟲棉研制課題,突破性建立農桿菌介導多基因協同轉化體系,作為主要骨干成功培育出我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抗蟲棉品種“晉棉26號”,打破國際技術壟斷,累計推廣超70萬畝,創造社會效益1.05億元,農藥減施80%、人工成本降低45%,開創了環境友好型棉花種植新時代。她主持完成省部級重大課題12項,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獲授權發明專利8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參編專著4部,形成了覆蓋棉花全產業鏈的技術體系。為此,姐姐被榮記山西省二等功、運城市一等功,2001年獲評山西省特級勞動模范。

運城許多棉農說,李研究員的敬業態度是袁隆平精神在山西的發揚光大;省農業廳原廳長楊文憲挽詞評價她是“農業戰線的功臣,農民致富的推手”;棉科所的領導和同志們說李研究員“一粒抗蟲棉種改變棉花產業”,她錨定棉科所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詮釋了農業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我們所有的親人以前只知道姐姐是二級研究員,是搞棉花育種工作的。她獲得的各項獎勵也從不向人炫耀,她的樸實無華就像是她平時的衣著打扮一樣。是棉花所領導作的生平介紹,才讓我們親人對姐姐所從事的事業及功績有了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親愛的姐姐,我為您而驕傲,我要向您致敬!您雖然已經離去,但您培育的抗蟲棉仍在沃野綻放,您所體現出的科研精神也一定會被接力傳承!

(李亞新)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