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解州“關廟五絕”之美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5-29

■楊孟冬

解州關帝祖廟規制宏偉,建筑藝術極具特色。豐富多樣的磚雕、石雕、木雕、琉璃、鑄藝,工藝精湛,美輪美奐,堪稱洋洋大觀,成為引人注目、使人駐足,令人震撼、陶醉、留戀的亮麗風景。這一熠熠生輝的建筑藝術亮點,被譽為“關廟五絕”而聞名海內外。

解州關帝祖廟午門(資料圖片)

精美的磚雕藝術

古代雕塑匠師繼承藝術傳統,借鑒前人經驗,在具體實踐中保持傳統的模制方法,他們將建筑上作為邊飾圖案的回紋、云紋、纏枝花卉、夔龍卷草等均雕制成范,然后翻坯成型,最后達到工整劃一的效果。就不同內容的畫面圖案,尤其是人物場景、珍禽異獸,基本采用傳統的泥塑手法,分別雕塑在形制相同經過打磨的磚坯上,然后進行對接成圖。在雕塑技法方面,大多采用浮雕、鏤雕、圓雕等方法,將人物、花鳥融于山水之中,畫面極具層次感和立體感。

解州關帝祖廟的磚雕藝術首推端門。端門整體為仿木結構,通體以磚砌成,檐檁以下全部采用磚雕裝飾。其斗拱、椽飛、搏風、連檐、瓦口、橫披、匾額等建筑構件,均采用磚雕制作。其中,隨衍坊為模制的圓形紋絡,以之作為上部磚雕的邊飾。坐斗飾有花草,瓜拱雕成云朵,向兩側托起。耍頭刻成龍形,并以云紋相配伸向四周。裝飾圖案還有荷花、牡丹、菊花、西番蓮、回紋、云紋、卷草及人物、動物等。雕塑技法極具寫實,栩栩如生,生活氣息強烈。雕塑技術綜合運用浮雕、鏤雕、圓雕等傳統手法,人物花鳥層次分明,線條清晰,構圖嚴謹,逼真傳神。細觀整個廟宇建筑,其磚雕藝術手法嚴謹,樸實厚重,精美異常,極具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精湛的石雕藝術

漢代石闕及畫像石,是山西最早的石雕藝術作品。在雕刻技法方面,除部分運用線刻外,大多運用平面淺浮雕和弧面淺浮雕,對后世石雕藝術的發展影響深遠。解州關帝祖廟的石雕藝術多集中在各建筑的墻基、柱子、柱礎、抱鼓、欄桿、香案及石牌樓門額之上。供奉關公帝王像的崇寧殿共有26根石雕蛟龍柱,分別雕刻著“蛟龍抓小豬”“蛟龍抓魚”“二龍戲珠”,神態各異。雕刻著“二龍戲珠”的御路,采用團狀高浮雕,構圖嚴謹飽滿,極具宋金遺風,當屬精品之作。作為雕塑題材的“二龍戲珠”圖案,最早見于隋代李春建造的趙州橋,其“雙龍獻珠”圖案可謂活靈活現。后歷經數代,演變為“二龍嬉珠”或“二龍戲珠”。

細數歷代古建,清代運用這一裝飾圖案的木、石、磚雕非常廣泛,多見于宮殿、衙署、照壁、牌樓、碑額等醒目位置,以炫示其尊貴和威嚴。位于解州關帝祖廟鼓樓東側的“萬代瞻仰”牌樓,堪稱石雕藝術之精品。其通體采用石材精雕而成,雕刻內容以描寫關羽“過五關、斬蔡陽、劈顏良、誅文丑、三顧茅廬、單刀赴會”等故事場景為主。人物、戰馬造型逼真,令人觸景生情,倍感親切。整個牌樓雕刻內容豐富多樣,構圖活潑有趣,鐫刻手法蒼勁,充滿生機活力。夾柱石、抱鼓石均為淺浮雕,雕刻著牡丹、荷花、卷草、夔龍、丹鳳、犀牛、白鶴、梅花鹿、金猴、玉兔、猛虎、麒麟等祥瑞圖案,設計精美,構圖精細,極具神韻。尤其,動物各具神態,精巧靈動,生機盎然。牌樓前矗立的兩尊石獅造像,骨骼雄健,體態威嚴,極為生動。午門、御書樓、崇寧殿石刻欄板,分別雕刻著“龍、虎、猴、鹿、牡丹、荷花、梅花、漁夫垂釣、農夫吹笛、農夫趕集”等,刻畫神韻十足。雉門柱礎雕刻異常精美,高70厘米,四角布列圓雕蹲獅,整體刀法嫻熟圓潤,紋飾自然流暢。解州關帝祖廟的石雕藝術既有漢代雕刻藝術粗獷雄渾的氣韻,又有清代雕刻藝術細膩流暢的功力。

精巧的木雕藝術

清代山西建筑藝術,以晉中地區為代表向四周輻射,北到蒙古,南及河南,東越京津,西達甘陜。可謂哪里有山西商人,哪里就有關帝廟宇。解州關帝祖廟的木雕多為建筑裝飾之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藝術生動,琳瑯滿目。其題材多為三國故事,歌頌關羽的品德和操守。“山海鐘靈”牌樓,額坊為“斬蔡陽”浮雕,刀法簡練,人物傳神,栩栩如生再現了關羽英勇機智的一面。雉門額坊上鐫“二龍戲珠”、松鼠吃葡萄、垂柱石榴、荷花,刀工纖細嫻熟,玲瓏剔透精致,造型嚴謹逼真。

御書樓的“文武神圣”牌匾,邊框浮雕“蝙蝠撲云”,寓意遍地是福。其樓頂天花板中部的藻井,蟠龍圖案雕刻極其生動。樓南檐下額坊雕刻著“武士征戰”,武士騎馬揮刀,一派激烈廝殺場面。樓北檐下額坊雕刻著“武士慶壽”,多個武士騎馬捧禮,神態各異,自然和諧。崇寧殿檐下額坊雕刻著“天神戲龍、鳳凰牡丹、仙鶴牡丹、麒麟、馬、虎、獅、鹿”。大殿內“義炳乾坤”御匾,邊框采用鏤雕技法,“二龍戲珠”圖案精美絕倫。兩根立柱上雕“蒼龍騰云”,龍首、龍爪皆凸于柱體之外,大有騰空欲飛之勢。暖閣四柱分別雕刻著四種神態各異的龍的造型,謂之“懸雕”,系高浮雕的藝術創新之作。

封建王朝,但凡以龍紋為標記,均屬御用之物。“龍紋”當不能擅自以用,否則就有僭越之嫌,將遭滅門之罪。刀樓檐下額坊雕刻為“幼童斗狗、斗雞、彈琴、嬉戲、下棋”等情景。印樓檐下雕刻為“幼童打鼓、吹嗩吶、扛旗打鑼、仙女拜壽、樹下觀棋”等場面。以生活場景作為藝術表現,題材獨具特色,讓人妙趣橫生。最令人稱奇叫絕的,當屬春秋樓的懸梁吊柱。其一樓檐下額坊雕著“二龍戲珠、麒麟牡丹”,柱頭為“鳳凰踩龍”。二樓檐下額坊雕刻著“仙鶴牡丹、老壽星”。斗拱為五彩色,坐斗瓜拱為龍頭、異卉。整個樓體雕飾布局精巧,紛繁不亂,構圖緊湊,疏密得當,華美艷麗,堪稱巧奪天工之杰作。

精致的琉璃藝術

明代是山西的琉璃藝術發展的巔峰時期。解州關帝祖廟的琉璃飾品,絕大多數出自明清兩朝。縱觀整個廟宇,幾乎每座建筑皆為琉璃覆蓋。其運用范圍之大,圖案紋飾之美,造型設計之豐,綜合數量之多,堪稱天下關廟之冠。

觸目可及的脊身、鴟吻、戧獸、飛檐、寶瓶等殿頂飾品無處不有;目不暇接的人物、動物、花卉、瑞獸、祥云等藝術構件應有盡有。金黃、碧綠、翠藍、深褐諸多顏色,將解州關帝祖廟裝扮得絢麗多彩,異常美麗。位于端門前的琉璃影壁,寬13.15米,高6.65米。其基座為束腰須彌式,中雕壁心,上部飾以瓦頂。整個影壁除垛墻和束腰以下為青磚包砌外,瓦頂和壁面全為琉璃飾件鑲嵌而成。缸胎、彩釉以黃、綠二色為主,兼有赭、藍、白、黑等色。壁雕以祥龍、麒麟、花卉為主,豐潤的牡丹位居正中,上有火焰寶珠一枚,左右各有一條龍盤曲上升作戲珠狀,外向兩條龍雙目如炬,回首而觀,上部兩個麒麟拱背縮足,仰首望日,四周相襯著山石、樹木、流云、花卉、武士、仙人、童子、飛鳳、仙鶴、獅子、猛虎、馬匹等,造型各異,人物或侍立,或祈求,或仰臥,或酣睡,各具形態,各盡其妙,動物或奔馳,或仰首,或回首,或靜聽,或狂吠,或飛翔,均無雷同,古代匠師的精湛技藝可見一斑。

崇寧殿脊身造型簡樸,兩端各設一巨型大吻。正脊中心脊剎尤為精致,下置覆蓮座和獅馱寶瓶,基座黃釉,鑄銅一般,獅瓶綠釉泛鉛,似古銅生銹,別有雅趣。垂脊下端各設麒麟一對,呈豎耳怒目、昂首欲奔之狀。脊剎兩側塑有道教八仙之像,諸仙手持法寶,神情自若。脊飾吻獸造型生動,釉色絢麗。鐘、鼓二樓及寢宮各殿宇廡頂琉璃,均為清代燒制。兩樓脊剎雕工精細,釉色清新,剎下盤龍圖案新穎,馱瓶綠獅作畏縮狀,形態別具一格。

春秋樓廡頂琉璃飾件雕工尤精,類別齊全。樓上鴟吻為卷尾劍把式,體寬而尾細,吻側布滿流云,盤龍駕于支朵之上。前后坡塑垂獸四枚,前坡為爬行龍,后坡為走麒麟。四翼各雕龍形戧獸一枚,神態威猛。垂脊及正脊之上,塑仙人、海馬、押魚、鳳凰、獅子等,造型神態不盡相同。春秋樓前“氣肅千秋”牌樓,上塑鳳吻一對,實屬罕見。雉門脊剎塑拱橋、樓閣、獅象馱瓶,脊身采用鏤空手法,造型為一龍躬身爬行,花卉用黃、綠、白、赭、紫、黑色釉。戲臺和午門之間四角,呈兩組“八”字形影壁,壁心雕刻圖紋新穎俏麗,東側塑“松濤猛虎”,西側塑“龍戲玉珠”。午門東側為“松山梅鹿”,西側為“松鶴清流”。其雕技爐火純青,色澤鮮麗純正,藝術價值巨大。

精練的鑄造藝術

山西鑄鐵工藝源遠流長,最具代表性的有臨汾鐵佛、永濟鐵牛、晉祠鐵人。解州關帝祖廟鑄鐵工藝制品數目繁多,風格獨特,極具水平。其最能彰顯特色的莫屬位于端門兩側的一組鐵獅造像和聳立在崇寧殿前的兩座焚表香爐。鐵獅雄東雌西,面南蹲臥,左右對稱,各由基座和獅身兩部分組成。基座甚高,由三層須彌座疊澀而成。基座為長方形,長1.8米,寬1.2米。鐵獅通高4.1米,其中基座高2.3米,獅身高1.8米。基座上鑄“蒲州東關金火匠人胡寶、男、胡芳。趙伊村匠人梁應家同造”“萬歷四十八年七月十五日神首人趙崇德……造”銘文。鑄造工藝采用“失蠟法”,空心式渾鑄,一次成型。模范拼接,痕跡分明。

尤其,兩獅胸前陽刻的“蒲州”(今山西永濟)二字甚是清晰,是蒲州鑄鐵工藝的印證。鐵獅鐵質精良,歷經500年風吹雨淋,依然完好無損。經考證,當是木炭熔鐵的產物。其鐵質含錫量高,抗腐蝕能力較強。鐵獅造型粗獷,雙目如炬,雄獅似吼,雌獅似怒,甚是威猛,頗有北京紫禁城銅獅氣韻。焚表香爐鑄造于明代晚期,造型雄中透秀,渾厚又不失精巧,極具東方藝術沉穩、流暢之美。爐高約7米。距地面1米處,盈尺高的小鑄像環爐一周,中部為雕刻精美蓮瓣裝飾,頂部設獅子、人物。東側爐上的人物造像,表情平淡,溫文爾雅,頗具超脫感。西側爐上的力士形象,造型不凡,或束發,或免冠,怒發沖天,極具氣勢。觀其造像,濃眉高揚,魚目外凸,獅鼻海口,雙臂承力,勇武矯健,體壯如石柱,緊帶束腰,半馬步式穩如泰山,盡顯陽剛之美,采用藝術夸張手法,震撼力甚強。其鐵鑄蓮花瓣三層疊澀,工藝精良,大氣磅礴,為佛教尊崇關羽的有力見證。

解州關帝祖廟的雕刻藝術,宛如一個千姿百態的花苑,讓人陶醉、令人感慨,使人留戀。世人常以“畫棟雕梁”“鬼斧神工”盛贊古代建筑藝術的精湛絕倫。對于解州關帝祖廟來說,其“五絕”之美即是最好的詮釋。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