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只待蒲壇涌新蕾——《蒲劇泰斗閻逢春》序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5-29

■賈菊蘭

自打兒時起,時常有個名字在我耳邊回響,他就是被著名詩人、劇作家、曾任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代部長的賀敬之冠以“蒲劇泰斗”的閻逢春大師。

適逢山西省蒲劇藝術院(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建校五十周年之際,運城職業技術大學文旅學院的孫建強老師不辭辛苦、精心創作撰寫了《蒲劇泰斗閻逢春》一書,客觀、真實、形象、藝術地還原了閻逢春大師為蒲劇事業奮斗一生的感人事跡。作為蒲劇藝術從業者的我,對孫老師表示由衷的感謝和敬意!

《蒲劇泰斗閻逢春》書影

采得百花釀成蜜,為誰辛苦為誰甜。戲曲是傳統文化藝術。明代,尤其是近一個多世紀以來,蒲劇界的前輩先賢為了蒲劇藝術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非凡而巨大的努力和貢獻。

以閻逢春為代表的幾代蒲劇大師和表演藝術家,苦苦耕耘于梨園,他們為蒲劇藝術事業,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和巨大的代價,堪稱蒲劇乃至戲曲界的楷模和典范,為蒲劇藝術的流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后人,作為蒲劇藝術的從業者,應當對他們心懷感恩,銘刻于心。

鑒于此,人物傳記《蒲劇泰斗閻逢春》一書的撰寫與創作,就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這是一部值得戲曲表演藝術從業者認真反復閱讀的人物傳記和蒲劇史料,她向我們講述了閻逢春是怎樣打造和提升自身的人文、職業和技能素養的。

這是一部值得各行各業的人們閱讀的讀物,她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人如何去成就自己的人生,怎樣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名社會有用的有志之士。

這是一部值得年輕人閱讀的書籍,她告訴我們如何應對生活中的不測和困惑,在遇到打擊和風浪的時候,怎樣走出低谷,如何抵御種種磨難。

這是一部值得渴望成才的人們閱讀的書,她給我們的職業生涯作出了宏觀的規劃和微觀的指導,教給了我們如何做人,怎樣做事,工作如何干,路子怎樣走,使自己成為一個向上、向善、向前的人。

這些年,我們的戲曲表演藝術事業在發展中遇到了諸多問題。蒲劇界自上而下都在不斷地探索和努力。其實閻逢春大師早在上個世紀的前期,就在蒲劇藝術的傳承、創新、發展上大做文章,為蒲劇藝術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諸多有價值、有意義的措施和做法。他所創立的“帽翅功”“髯口功”“梢子功”“靴子功”等多種戲曲功法,就是在前人的戲曲表演基礎上,進行創新創造而來的。這就給我們蒲劇事業的從業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對于前人的藝術表演,對于流傳了上百年的傳統戲曲,是照搬照抄,原封不動地生搬硬套,還是賦予其新的、符合當代以及未來人們審美需求的、更有特色的元素。閻逢春大師的所作所為,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梅花香自苦寒來。戲曲講究的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是以編、導、音、美、演為創作元素的綜合表演藝術。而這些技能技藝都是需要經過長期的刻苦磨煉、付出超乎常人的心血汗水而造就的。在我們蒲劇界,在老一輩藝術家的群體里,蘊藏著諸多感人至深的經典和故事,需要我們了解和獲知,需要我們傳承和發揚。本書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以一個當代人的視角,緬懷故人,著眼未來,融思想性、教育性、思辨性、哲理性、紀實性、藝術性、觀賞性為一體,客觀真實地記錄了閻逢春大師以及蒲劇表演藝術家們的感人事跡,其內容和故事既有實用的戲曲表演技能技藝,又有溫潤人心、滋養情感的精神營養,值得人們一讀。

我粗略作了統計,《蒲劇泰斗閻逢春》以人物傳記的形式和手法,囊括了閻逢春大師一生中百十個左右的故事經歷,每個故事的背后都蘊含著深刻的思想主題和人文觀點,感染、啟發、激勵、鼓舞今天以及未來戲曲表演藝術的從業者。這是作者立德樹人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這是作者的精神境界和格局。想必大家閱讀之后,會有內心的感悟和靈魂的碰撞。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這本書的創作手法上,與眾不同,獨樹一幟。為便于讀者的閱讀,全書共分為十個篇章,45個章節,每個章節都作了題記,每個章節的結尾,都用四句便于吟唱的唱詞作為總結概括。作者這一煞費心機的匠心,和超越他人的靈動,使人閱讀起來輕松上口,別有味道。

以閻逢春大師為代表的老一輩蒲劇表演藝術家,是我們蒲劇藝術事業優秀而寶貴的財富,他們鍥而不舍苦練基本功的精神,他們對蒲劇事業無限熱愛的情操,他們傾其一生對戲曲藝術事業的奉獻,他們干一行愛一行的職業操守,他們淡泊名利吃苦耐勞的品格與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學習和效仿。

走進新時代,人們接受藝術信息傳播的方式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網絡傳播時代的到來,對古老的戲曲藝術傳播和戲曲演藝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面對這一新變局和新形態,每一位戲曲演職員,更應該深耕藝術土壤,苦練基本功,像閻逢春老一代表演藝術家那樣,擁有自己的獨門絕技,主動出擊,迎接挑戰,參與競爭。對于我們蒲劇藝術的從業者來講,為社會、為觀眾奉獻思想精深、技藝精湛、制作精良、視聽精美的精品,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更是我們別無選擇的出路。因而在蒲劇藝術的創作、排演、運作上,既要傳承,又要創新;既要關注當下,又要著眼未來;既要注重藝術魅力,又要承擔社會責任。與此同時,古老的戲曲表演藝術怎樣和時尚的網絡傳媒相結合,如何與數字化傳媒技術相融合,亦是我們戲曲界應當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

閻逢春大師離開我們將近五十年了,一直以來,在晉南的城鄉,只要說到蒲劇的發展,人們就能想到他老人家;只要提到蒲劇的特技功夫,就自然而然地提到他老人家。這是人們對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民藝術家的深切懷念,同時也是對能夠涌現更多德藝雙馨的戲曲藝術工作者的渴望和企盼。

姹紫嫣紅百花開,只待蒲壇涌新蕾。回望過去是為了更好地做好未來。今年是山西省蒲劇藝術院(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成立五十周年的年份。有幸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鼎力支持,有幸得到蒲劇前輩以及藝術家們的真傳,有幸與蒲劇藝術界的同仁們同舟共濟,有幸得到社會各界的深切厚愛,作為蒲劇藝術事業的從業者,深感榮幸,倍感責任重大。我們別無選擇,唯有撲下身子,腳踏實地,加倍努力,不負重托,為黨、為人民的藝術事業作出我們自己應有的貢獻。

再次感謝孫建強老師!

【作者為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現任山西省蒲劇藝術院(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黨委副書記、院(校)長】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