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5-23
“拉高螺母,隨后松手,這樣重力勢能便轉化為動能,帶動小車前進。”5月21日,在鹽湖區魏風教育集團禹都學校舉辦的第三屆校園藝術節現場,六年級2班的楊晨宇向同學們介紹著自己制作的“重力小車”。與常見的玩具汽車不同,他的小車不用電池便能隨時隨地“跑”起來。
“我喜歡這樣有趣的科學。”楊晨宇說。科技作品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鹽湖區魏風教育集團禹都學校重視提升學生素養,支持多樣化社團建設,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本次藝術節活動包括科技、書畫作品展和節目表演,邀請家長入校參觀,多方面展現該校教育成果。

動手實踐讓知識更有趣
自制發報機、不會倒的“竹簽陀螺”、無法分離的“馬德堡半球”……活動現場,孩子們的各種小發明、小實驗創意十足。
“我面前的是粉塵爆炸實驗裝置,通過這一裝置,面粉可以充分與火源接觸從而引發爆炸,這提醒我們面粉存儲要遠離明火,這是生活中就能用到的知識。”五年級2班的徐梓赫告訴記者,學以致用讓科學學習更簡單有趣,也讓他對知識的領悟更深。

在“靜電飛花”實驗展臺前,三年級4班的霍藝萱通過摩擦起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人體是導電的”這一知識點。“通過這些神奇的科學小實驗,我們學習了更多課內外知識,提高了動手能力。”
讓學生產生興趣是培養科學素養的第一步。在另一側展臺,孩子們組裝搭建的機器人形態各異、功能多樣,成為活動現場一處亮眼的風景。“只看課本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動手實踐,理解現象背后的原理,讓學習更有樂趣。”楊晨宇說。

文藝表演點燃全場
情景劇《大禹治水》、舞蹈《活力少年》、歌舞《夢想的翅膀》……活動中,孩子們活力四射,動感十足,用精彩的節目表演展現新時代少年們的昂揚風采,充分體現了該校美育教育成果。
“大禹的不朽精神,傳承在‘多彩校園’里;大禹的千年遺風,也吹拂在這里……”在情景劇《大禹治水》中,孩子們以大禹的故事為背景,詮釋了該校傳承大禹精神的校園文化,展現了“禹小少年”的魅力風采。
此外,籃球社團、爵士舞社團、輪滑社團等輪番登臺,獻上精彩表演,點燃現場氣氛,令觀眾拍手叫好。孩子們在舞臺上自信展示,用熱情和活力體現了學校社團的發展成效。
在最后的《鹽湖抒懷 筑夢未來》節目中,師生們以詩朗誦、合唱和輪滑表演相結合的創新模式,表現出對家鄉的熱愛,抒發了熱愛鹽湖、共促發展的集體情感。
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藝術節活動旨在為同學們搭建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讓孩子們勇于探索,發現自己的閃光點,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習興趣,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少年。
□記者 陳怡霏 文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