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5-20

夏縣黃河金三角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建設有序推進。該項目占地181畝,項目總投資7.99億元,建設內容包括11棟標準化廠房、一棟宿舍樓和一棟設備用房。
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兩年建設工期內,項目采取“P+O+EPC”的運作模式,邊策劃、邊招商、邊建設、邊運營,以招商帶動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促進招商。目前招商工作已提前完成,共簽約9家省外企業。產業定位以電子制造為主導,重點發展智能終端、環保、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力承接優勢產業轉移,是建設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應有之義,更是提升我市發展能級、帶動區域整體經濟躍升、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由之路。

山西暢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生產基地
為貫徹落實市委“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去年以來,夏縣搶抓承接產業轉移機遇,突出產業項目引育,聚焦裝備制造、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抓招商、引項目、建平臺、強鏈條,著力打造轉移產業集聚區,推動夏縣現代產業邁向高質量。

山西晨豐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基地
“三大平臺”承接產業轉移
2月10日,夏縣舉行2025年第一批重點項目暨黃河金三角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作為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標志性牽引性工程,夏縣黃河金三角智能制造產業園占地181畝,新建標準化廠房16萬平方米,配套園區道路及輔助設施。該項目的建設,不僅為夏縣打造智能制造高地奠定堅實基礎,成為夏縣承接產業轉移、吸引更多高新技術企業落戶、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的重要平臺。
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夏縣圍繞“基礎、政策、市場”三位一體,以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心,重點打造汽車配件產業園、廟前電子科技雙創基地、黃河金三角智能制造產業園三大平臺載體,推進轉移產業在夏縣落戶。
走進夏縣廟前電子科技雙創基地,一棟棟整齊的標準化廠房有序排列,入駐企業有序生產,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作為夏縣首個針對電子創新創業、企業孵化、人才培育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該基地是夏縣培育壯大電子科技類產業的全新平臺,也是夏縣未來聚合高端電子、先進裝備、新材料、精密儀器等上下游產業的重要載體。
去年12月,深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下游企業——深圳市愛米無線科技有限公司與該基地達成合作,投資5000萬元,利用基地的1.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立新廠。“公司一期投資兩億元,依托現有標準化廠房和3000平方米辦公生活用房,建成運行9條液晶顯示屏生產線,日產量可達3萬件,預計今年產值有望突破兩億元。”深夏電子總經理李偉生說,“作為生產電子屏幕的專業企業,‘愛米’將與‘深夏’緊密協作,分別主打觸摸和顯示,形成更加完善高效的電子信息產業鏈條。”
占地56561平方米,總投資2.19億元,主要建設5棟兩層標準廠房及相關基礎配套設施,可容納8家至10家汽配產業企業入駐的汽車配件產業園標準廠房建設項目是為落戶夏縣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量身打造的專用廠房,在實現招引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拎包入駐”的同時,也為實現工業經濟“增長高速度、排名爭上游”奠定了堅實基礎。

山西廣鑫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線
“雙創雙引”助力產業轉移
2月20日,在上海舉行“律(綠)動夏縣·互(滬)啟未來”夏縣文旅康養招商引資專場推介會,對夏縣文旅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及優質存量資源項目作專場推介;
2月20日至22日,夏縣縣委副書記秦曉軍帶隊赴上海開展招商考察活動,實地考察上海佛羅倫薩小鎮、華夏源細胞集團、漁書三到書院等地,圍繞文商旅綜合體建設、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和美鄉村建設等方面,精準對接交流,深入洽談合作,為夏縣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3月9日至15日,夏縣招商投資促進中心產業轉移招商小分隊奔赴京津冀地區開展精準招商,此行瞄準智慧農業、文旅康養、人工智能及電子信息四大重點產業,精準對接十余家行業領軍企業,不僅收獲了多項合作意向,更為夏縣打造產業集群“聚變效應”注入了新動能;
3月26日至27日,夏縣副縣長王江榮帶隊分赴貴州省安百泰鑿巖科技有限公司和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考察,就礦山隧道專用設備生產基地項目的合作事宜和AI落地應用、共建機器人生產基地及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進行對接交流;
3月28日,王江榮帶隊赴上海參加運城市委、市政府主辦的“承意相邀 好運長來”運城市承接產業轉移(長三角地區)招商推介會,成功簽約高端制造領域重點項目,并與長三角生物醫藥企業達成深度合作意向,展現強勁的產業承接力與開放合作活力;
4月14日至16日,夏縣縣委書記李雷帶隊分赴北京、天津考察招商,重點聚焦中國健康好鄉村、算力中心、中央廚房、低空經濟、農漁業結合有機無公害種植、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等項目,精準對接深入交流,搶抓機遇尋求合作,并在天津召開招商引資產業懇談會暨夏縣在津優秀人士座談會,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匯聚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
以有溫度、有力度的硬招實招新招,大力推進“雙招雙引”,推動產業穩步轉移落地。今年以來,為積極把握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黃金機遇,夏縣圍繞產業鏈、供應鏈、資本鏈、人才鏈等多鏈協同,創新“雙招雙引”方式,建立健全“1+3+12+N”招商責任體系,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重點區域成立了招商引資聯絡處,目前已開展了多次精準招商活動,推動更多產業轉移項目和優秀人才落戶夏縣、賦能發展。
“打造轉移產業集聚區,是落實市委打造產業轉移優先承接門戶、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的具體實踐,也是全力補齊工業短板、提升縣域就業承載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李雷表示,夏縣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搶抓承接產業轉移機遇,突出產業項目引育,為工業發展積蓄強勁動能。

陜煤電力集團光伏發電項目
“聚群成鏈”擴大產業轉移
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和投入產出水平,也對企業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聚群成鏈有著重要意義。

中建集團地下空間有限公司重點項目施工現場
位于夏縣廟前電子科技雙創基地的山西青華科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創新型科技企業。青華科云自3年前進軍液晶顯示屏領域以來,不僅保持了高速發展,成功邁入規上企業行列,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同時在液晶顯示屏研發及智能制造領域已申請兩項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
“公司之所以能夠保持充沛的創新活力,最根本的是擁有一支強有力的高層次研發團隊。”青華科云負責人表示,團隊成員扎實的專業知識,不僅為公司在液晶顯示屏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科研與管理經驗,也為公司密切跟蹤國內外液晶顯示屏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工藝,著力攻克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不斷提升技術應用能力,構建內外互補、高效協同的研發機制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山西運誠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線
汽車配件產業鏈是夏縣新興產業,去年以來,為壯大夏縣汽車配件專業鎮整體規模和綜合實力,夏縣以水頭鎮工業園汽車配件產業園為依托,積極承接汽車傳感器、互感器、離合器、軸承、輪轂等相關企業落戶。“目前,我們共有13家企業入駐園區,初步形成了產品成鏈、產業配套、相互融通的產業鏈模式。”園區負責人表示,2025年,園區將重點實施從浙江紹興引進的運昌精密機械年產500萬套精密軸承項目,目前主要設備已安裝到位,上半年即可投產,專業鎮綜合實力正穩步提升。

山西納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
與此同時,新能源產業鏈與電子信息產業鏈也迎來高速發展。2025年,夏縣先后與北京、湖南等地簽約引進11個新能源項目,總投資45.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5.46億元,2026年全部建成并網發電后,夏縣新能源總裝機量達到1500MW,預計年發電量23億千瓦時,年產值10億元。隨著夏縣黃河金三角智能制造產業園的開工建設,目前產業園已經與深圳、江西、安徽、廣東等地的9家企業簽訂入駐協議,均為電子元器件、智能穿戴、兒童手表等電子設備生產企業。
隨著轉移產業集聚區的擴大,越來越多“雙向奔赴”的故事在夏都大地上演。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