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4-23

情景劇講述交安知識
4月14日,絳縣衛莊鎮張上村東華山廟會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通安全大集”。由山西省公安廳交管局指導,運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主辦的以“交通安全‘趕’廟會,平安出行‘警’相隨”為主題的“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講活動在這里火熱開展,通過歌舞、快板、情景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方式,用鄉音土話講透交通安全法規,播撒文明交通的種子。
隨著北晉峪農家小劇團開場舞《江山》的表演,活動現場頓時熱鬧起來。情景劇《酒駕風波》、宣講課件《珍愛生命 拒絕酒駕》,詳解酒駕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嚴重后果,警示群眾“開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車”。
快板《你的安全我守護》將交通法規編成俏皮話,情景劇《小勸導 大安全》《三輪載人“駛”不得》講解三輪車載人的危害及嚴重后果,勸導群眾三輪車不載人、過村口路口要牢記“一停二看三通過”等,順口溜《交通安全大實話》則把安全常識變成朗朗上口的田間小調,用溫情提醒守護“銀發族”出行安全,勸導群眾摒棄交通陋習。
“比發傳單管用多咧!”村民張大爺指著舞臺上的《三輪載人“駛”不得》情景劇說,“那個翻車場景看得我心驚肉跳,以后可不敢用三輪車捎人了。”

知識問答贏頭盔
活動現場,民輔警巧妙設置了“安全知識有獎問答”環節。“騎電動自行車要戴什么?”“路口通過要記住哪三步?”臺下群眾爭先恐后舉手參與,答對者喜獲安全頭盔等實用禮品。這種“看節目+學知識+拿獎品”的模式,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
廟會集市和田間地頭上,宣傳小分隊民輔警同樣忙碌。他們穿梭在攤位間,為商販系上反光圍裙,為農用車輛粘貼反光貼,給商販、游客、農戶送上三重廟會“平安禮”:“安全叮嚀”面對面、“知識錦囊”帶回家、“平安印記”隨身行,讓安全提醒融入日常生活中。“這些‘平安印記’既實用又暖心。”賣雜貨的李大姐笑著說。
“我們要讓交通安全扎根鄉土。”運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借廟會人流密集的特點,通過“文藝+宣講+互動”模式,真正實現了交通安全“入鄉隨俗”,為現場群眾呈現了豐富多彩的交通安全“視聽盛宴”。
春日的東華山腳下,交通安全與傳統文化在廟會上碰撞出文明的火花。舞臺上,民輔警們用歌聲展現守護平安的初心;舞臺下,群眾自發跟著節奏拍手應和。這種帶著溫度的宣傳方式,正是運城交警創新宣傳的生動寫照,也正悄然改變著鄉村交通文明的生態。
記者 樊朋展 張蕊彤
記者手記
采訪當天,站在東華山廟會熙攘的人群中,記者忽然明白,真正的普法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共情的對話。
當交警摘下“執法者”的標簽,和大伙兒一起唱快板、演情景劇時,那些生硬的法律條文便化作田間地頭的家常話,悄然住進了村民心里。這些細節讓記者看到,基層治理的溫度,就藏在這種“用鄉親們的方式說話”的誠意里。
或許,鄉村振興中的文明培育,正需要更多這樣“帶泥土味”的創新——不是高高在上地撒種子,而是彎下腰來,把安全的苗種進生活的土壤。
記者 張蕊彤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