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4-15
以文引流、以旅聚勢、以商增值。
去年以來,夏縣聚焦文商康養融合,依托嫘祖養蠶根祖文化、介子推忠孝文化、衛夫人書法文化、司馬光治國理政文化、嘉康杰紅色文化“五大文化”資源,全力打造“知名康養度假區”;通過文化賦能、文商融合,讓文化“活”起來,讓設施“強”起來,讓產品“優”起來,努力把文旅產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

讓文化“活”起來
“通過這次活動,不僅弘揚了忠孝文化、傳承了介子推精神,也激活了商業發展、推動了文化與商業的深度融合、彰顯了介子推忠孝文化強大的時代魅力和人文價值。”4月3日,夏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衛俊正在第三屆夏縣介子推忠孝文化周期間表示。

文化周以“傳承介子精神 弘揚忠孝文化”為主題,通過開展?古禮展演、文藝匯演、文明集市等系列活動,在展現介子推忠孝文化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同時,有力帶動了美食、電商、農副產品等業態的活躍度。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僅要從內容創新入手,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容,還要從形式創新出發,革新話語表達,通過商業形式助力文化的傳播傳承。去年以來,夏縣聚焦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立足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堅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勢、以商增值,統籌推進文化、商業、康養的深度融合,讓沉睡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煥發新動能。
為充分發揮夏都體育中心大型綜合場館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強對“華夏第一都”傳統文化資源的全面保護和合理利用,夏縣在夏都體育中心二樓開設了文物文創文化展廳。走進面積1100余平方米的展廳,特色文創、衛夫人書法、歷史文物、侯波攝影、邵仲節牡丹等展區分門別類,集中展現了夏縣文明起源、書法藝術、紅色記憶、非遺文創等文化類珍貴展品424件。
為加強非遺宣傳,夏縣結合節假日活動,通過圖片展覽、短視頻等形式在線上線下廣泛宣傳,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啟非遺印記,展覽涵蓋了傳統口頭文學、傳統技藝、醫藥、民俗等諸多門類。許多群眾表示,沒想到夏縣有這么多寶貝,以后不僅要多宣傳保護,還要積極參與傳承,讓更多夏縣文化走向更寬廣的舞臺。
衛俊正表示,下一步,夏縣將持續推出“一名人一戲曲”,加快編排《嫘祖》《嘉康杰》等精品戲劇,進一步提升“五大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引領力。
讓設施“強”起來
“今年,我們將圍繞人文、歷史、自然‘三位一體’,持續推動五大景區提檔升級;健全完善夏都文旅新城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推動華夏奧特萊斯、西陰考古博物館等項目建設;加快創建泗交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重點實施總投資3億元的泗交康養基地建設、溫峪知青石洞開發和曹家莊民宿、架桑古建民宿、祁家河月亮湖景區、中國健康好鄉村建設等項目,構建‘一心連四線、一帶貫全局’的整體發展格局。在上海舉辦泗交康養度假暨夏縣文旅專場招商推介會,讓更多人流、商流、資金流注入夏縣。”提起夏縣2025年文商融合工作規劃,衛俊正躊躇滿志。

基礎設施建設是支撐文旅深度融合、釋放產業發展潛能的重要抓手。去年以來,夏縣把強化文旅設施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持續加快推進華夏奧特萊斯、西陰考古博物館等一批文旅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補齊短板,鍛造長板,為培育和壯大文旅產業增添新動能。
走進夏縣“新地標”——山西夏縣·華夏奧特萊斯樂購廣場項目現場,一座紅白相間、歐式風格的鐘樓格外吸睛。“我們這一項目于去年3月16日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開放式廣場的花池和游樂設施的基礎以及河道主體工程的一半工程量。”山西華夏奧特萊斯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品牌部負責人段麗婷說。
打造“知名康養度假區”,是夏縣落實市委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帶動區域消費升級的具體實踐,也是豐富文旅康養產品供給、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的必然選擇。作為“奧萊中國”山西區域品牌發展推進的重要舉措,夏縣華夏奧特萊斯樂購廣場項目的建成,將與夏都溫泉國際康養小鎮的現有文旅業態相互融合,有力填補區域內購物小鎮商業形態的市場空白,為夏縣發展注入新的商業活力,成為夏縣一張全新的城市名片。
奧特萊斯樂購廣場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為奧特萊斯樂購小鎮,二期為會議會展中心及天沐五星級溫泉酒店。項目整體建筑為意大利佛羅倫薩小鎮風格,采用新型商業模式,打造開放式購物環境,為消費者提供一流游玩體驗。其中,奧特萊斯樂購小鎮項目總占地面積約200畝,總投資約10億元,總建筑面積超10萬平方米。項目分兩期進行,一期近5萬平方米,打造集世界奢侈品、國際國內一線品牌、連鎖餐飲等于一體的沉浸式生態度假購物小鎮,每年可吸納超500萬人次的游客前來旅游購物,拉動區域相關產業發展。同時,可新增上千個就業崗位。
2月20日,在上海成功舉辦的“‘律(綠)動夏縣·互(滬)啟未來’夏縣文旅康養招商引資專場推介會”,簽約7個項目,總簽約額13.6億元。其中包括5個投資類項目、2個旅行社戰略合作類項目。
讓產品“優”起來
步入位于夏縣堆云洞景區的櫻花谷,粉白相間的櫻花綴滿枝頭,隨風搖曳的“櫻花雨”與連綿起伏的山景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春日畫卷。游客們穿梭于櫻花步道,或駐足拍照,或觀景休息,歡聲笑語縈繞林間。4月11日,夏縣堆云洞櫻花谷正式開園,千株櫻花競相綻放,吸引數千游客紛至沓來,共同開啟一場“春日限定”的浪漫之旅。
為提升游客的體驗感,櫻花谷開設了“櫻花秘境”“櫻花打卡長廊”“漢服打卡”等互動裝置,打造浪漫的花海游覽體驗。景區還聯合夏縣特色美食商戶推出“櫻花美食街”,實現娛樂美食一體化。
“通過‘櫻花IP’的打造,我們不僅為游客提供賞花新去處,更希望通過農文旅的融合,帶動周邊鄉村采摘游、民宿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努力打造一個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旅游綜合體,為我縣貢獻更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景區工作人員馮科鑫說。

作為“華夏第一都”,夏縣擁有10處國保單位、6處省保單位、5處市保單位和252處縣保單位。近年來,夏縣堅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勢、以商增值,著力推動文商旅相互促進、協同共生、向高附加值演進,努力把文旅產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
立足文化傳承,依托“五大文化”資源,全面提升介子推、司馬光、堆云洞、瑤臺山、韓家嶺等景區景點的服務功能和質量,建成夏都文物文創文化展廳和城市會客廳,常態化舉辦介子推忠孝文化活動周、衛夫人書法藝術活動周、泗交消夏文化旅游活動周和名特優產品推介會等宣傳推介活動,積極構建“政府搭臺、文旅唱戲、百姓受益”的新平臺。2024年,夏縣文旅市場共接待游客28.48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718.83萬元。

夏縣還依托西陰、師村、轅村等古文明遺址,深化同吉林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交流協作,系統開展考古挖掘、研究、闡釋工作,積極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點打造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嫘祖養蠶根祖文化“研學基地”,建設西陰考古博物館,積極推進文物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
“我們將持續開發系列夏縣‘文化IP’,繼續加強‘四張名片’‘五大文化’‘夏都四貴’‘特優十寶’‘十大美食’‘十大文創’等宣傳推介。”衛俊正表示,下一步,夏縣將積極推動文旅與康養、農業、工業、商業、教育、體育等產業跨界融合,持續豐富溫泉康養、特色民宿、自駕露營等多元業態,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購娛”綜合配套服務,不斷創新旅游產品,豐富旅游供給,持續加快景區升級、文藝作品創作和文化活動展演,以現象級營銷活動,打造更加優質的“文旅IP”,為傾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貢獻更多力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