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情感講述>

好祥哥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4-07

□李為民

到今年,好祥哥就邁入80歲的門檻了。在農村,單就這把歷經風霜的年紀,加上每年正月成群的孫輩們承歡膝下、嘰嘰喳喳的熱鬧場景,好祥哥絕對是令人羨慕的人生贏家。

我和好祥哥是黃河北岸、圣天湖畔同村鄉鄰,他長我17歲。我姓李,他姓席,因為父輩交好,我自小就稱他為“好祥哥”。稱呼里,既有對他的尊重,更有對他過人智慧的欽佩。

黃土智慧

好祥哥是個正直、智慧的人,他總能在人們習以為常的細節中看見不同、發現機會,然后動手實操。年輕時,他的許多奇思妙想往往被視為另類,然而他總是樂觀地堅持自己的想法,因而表現得與眾不同。在多數人眼里,好祥哥有點認死理、犟脾氣,只有少數智者能洞察到他心海里翻滾的浪花,從而成為至交。

好祥哥善思考,愛鉆研。“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這句俗語表面上是說種莊稼是件簡單的事,但實質上卻反映的是一個人對待莊稼乃至生活的態度。好祥哥顯然不是這樣,他不認命,認為要實現自己的價值,有自己的路要走。

那時的農村大都沒有企業,我們村卻有個遠近知名的磚瓦窯。用現在的眼光看,這是我們當地最早的村辦企業,也是當時推進農村工業化、城市化的先行者。印象中,好祥哥是磚瓦窯唯一的“正式工”,廠長是他,技術員是他,干活的工人還是他,只有在緊要時生產隊才會派人支援幫工。那時的好祥哥也就二十大幾、三十來歲的樣子。這就是我對他的初始印象:火紅的太陽下,他雙手從和好的泥堆里挖出一坨,高高地舉過頭頂,“啪”一下扣在木制的磚模里,然后抱起磚模光腳走到場子里彎腰倒出。只見一行行整齊的磚坯、一排排摞起的磚架,在陽光的直射下慢慢脫水晾干,只等入窯燒制。幾十年后我滿腹狐疑地問他這段歷史,才解開其中秘密。原來最早的時候,村里來了個山東人老羅,是個制磚燒磚的大把式,從和泥、扣磚、壘磚,到裝窯、點火、滲窯,中間幾十道工序,每一道看似粗獷簡單,其實都有技術含量,遠不是“人家咋著咱咋著”就能學會的。好祥哥自小有點像今天人們所說的“理工男”特性,他一邊看老羅操作,一邊琢磨其中奧秘,慢慢也動手實操,終于掌握了整套燒磚技術。后來在村委會的支持下,成立了南堡大隊磚瓦廠,他是理所當然的廠長兼技術員。當年村里蓋舞臺、建學校等,都用的是好祥哥燒制的磚和瓦。

現如今,賺錢路數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然而作為農民,好祥哥始終堅持勤勞致富。不同的是,他給勤勞插上了科技、竅門、智慧的翅膀,所以流同樣的汗水,收成總比別人的好。有手藝的人總是受尊重的,在農村,這樣的人被稱為“能人”。能人不光有技術,還得能吃苦、好德行,因為即便是技術活,首先也是力氣活、良心活,懶惰、自私和怕出力的人,是不可能學到真技術的,也不會受人待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那么多油嘴滑舌、心眼比蓮菜窟窿還多的人光景并不太好的深層原因。印象里,好祥哥還養過蜂,會瓦匠和木匠,總之他是個見啥會啥的人。

他把一生的勤奮和一身的苦勁化為生產力,成了養家糊口的法寶神器。他和通草嫂子養育的三男一女,個個成才,每個家庭都過上了好日子。特別是老二小溫,自小學習成績就出類拔萃,上中學、考大學,一路直通,從重點大學畢業后進入央企,目前已升職為獨當一面的主管領導。

改革先鋒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向農村大地,好祥哥如魚得水,許多心思和宏大設想得以實施。他率領一家人承包土地,憑膽識經營,日子過得殷實和潤。

村西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大鴻溝,每年到了雨季,上游洪水沖刷著溝兩邊的雜草泥土,在下游漫灌形成一片肥沃的地塊。由于沒有整修,這塊地多年來一直荒蕪著。好祥哥早就動了腦筋,他想,如果在這塊地兩邊修上防洪渠,澇時泄洪,旱時蓄水,豈不是一片地肥水足的好耕地。于是,他和“丑叔”(一位受人尊敬的村干部)商量,征得同意,兩家合作開發,各自耕種。又是拖拉機,又是人工,日夜不停,四季不閑,終于順溝坡修了一條小路,在溝底拓出十幾畝耕地,年年收成比溝上面的好地還要多三四成。他又自己出資,帶領村民在荒溝坡上植樹造林,幾十年過去了,如今已是綠樹成蔭,春天百花綻放,秋天果實滿坡。只是苦了通草嫂子和他一樣流汗出力。前不久,我和他們兩口子談起這段經歷,通草嫂子還笑著說:“那幾年可把苦下扎啦(方言),天天上坡下坡,撅刨锨鏟。特別到了收麥時,得一把一把割倒扎好,一捆一捆往(溝)上背。”嫂子說著,好祥哥旁邊笑著,仿佛在回憶過往。

仁心善舉

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往往是自信的,而自信的人大都樂善好施。那些年,土地剛剛下放,家戶獨立經營,許多家庭缺錢少資。好祥哥因為開辦磚瓦窯,經濟寬裕,手頭總有現金,春種時節大家急難時,都會找好祥哥接濟,我家就是受惠者之一。分田到戶那年,父親病逝,我外出求學,面對勞力缺乏和陡然加大的開支,剛強的母親想到了好祥哥。讓我感恩的是,好祥哥為了不讓我母親有還錢的壓力,讓她在磚瓦窯幫工賺錢,我們家就這樣度過了那幾年困難時期。村里許多困難家庭都曾在磚瓦窯掙過一些買鹽錢、應急錢。好祥哥寧愿降低效率,也要為這些鄉親們提供生計,讓他們有飯吃,有生活的勇氣。他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守護著鄉親們的尊嚴,幫助窮苦人家。好祥哥從善良的本性出發,不圖名不圖利,默默當著“民間慈善家”。

暮年煥彩

好祥哥一生的得意之筆,是他“退休”前的節能灶改良。在農村,燒火做飯甚至取暖一直困擾著每個家庭,特別是在我們老家,每年有大量被砍伐的果樹,浪費太多。如何把熱能利用率有效提高?好祥哥從年輕時就開始嘗試改灶,在空氣流力學等方面不斷探索,有了一定思路。終于有機會一試身手,他研發的新型灶臺在晉豫兩省聲名遠揚。“走穴”盤炕一旦出門,就可能一兩個月不回家,他背著一把瓦刀,靠著一身節能灶技術,走村串戶,這是他最具成就感的幾年時光——步入老年仍自食其力,老有所為。

一個人,一個家庭,要想過上好日子,苦是支撐,善是根本。我常常總結回望,看周圍凡是能吃苦的,光景都不會差,如果再有個聰明的大腦巧干的話,那光景絕對是左鄰羨慕、右舍稱贊。目前,好祥哥住在村里的二層樓里,屋里水電暖一應俱全,有專門的廚房和衛生間,真正實現了農村城市化。他如今走路有些不似當年,反應也不如當年敏捷,在我談起往昔時,他總是微微笑著,沉浸在幸福的回憶里。

作為農民,好祥哥已經徹底“退休”,在他的心底,最大的“退休金”莫過于通草嫂子一直在身邊陪伴,莫過于每年春節,兒女們遠的近的都紛紛回家過年,在那棟二層樓里,演繹幸福,傳遞親情。

好祥哥活得純粹,活得干凈,活得獨立。他的故事里,既有黃土地的厚重,也有黃河水的靈動,更有中國農民最本真的智慧與善良。愿這位可親可敬的老者,在新時代的春風里安享幸福晚年。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