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千古芮良夫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3-27

■趙戰生

打開《詩經·大雅》,可以看到全書最長的《桑柔》。這是周厲王朝的骨鯁重臣、芮國國君芮良夫,夙興夜寐,嘔心瀝血,為規勸厲王所寫的一首諷諫詩。

熟讀西周歷史的人都知道,厲王不是個善茬。其生性暴戾,貪圖財利,橫斂無度,寵幸佞臣,搞得天無寧日,民無寧時,與夏桀、商紂毫無二致,惡名并存。故司馬遷在《史記》中,將他列為周朝第一暴君,說他“暴虐侈傲”,病入膏肓,無可救治。

為了攫取巨大財富,厲王以周天子的名義,牢牢把控了全國的江河湖泊、原野丘壑、莽莽森林,嚴厲禁止百姓利用身邊的自然資源獲取生存所需。但凡有人進山樵獵采藥、駕舟入水捕魚網蝦,必課以名目眾多的苛捐雜稅。總之,此山是我開,此水屬我管,要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還得拿錢來。他把搜刮民脂民膏,橫征暴斂,當作天子的特權,認為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事,因此美其名曰“專利”。

最擁護周厲王“專利”說詞,并為虎作倀、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權臣,名叫榮夷公。他明明知道圈山禁采、霸水止漁,壟斷市利,斷民生路,也清楚“苛政猛于虎”,必將引起官逼民反,天下大亂,卻無視現實,罔顧臣道,一味阿諛奉承,力挺“專利”,并因此獲得寵幸。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他拿“雞毛”當令箭,不遺余力,變本加厲,成為厲王瘋狂斂財的主要幫兇。

芮良夫看到周厲王寵幸榮夷公,毫無顧忌地斂聚天下財富,留下了巨大社會隱患,勸諫周厲王說:“我們的國運將要衰微了吧?那榮夷公跟您一樣,喜歡專擅財利,卻不知民怨沸騰,就要大禍臨頭。財利,是天地生成的,是上蒼對天下百姓的眷顧,怎么能一個人專擅呢?若是普通人這樣做,就是剪徑強梁;作為君王如果也有此癖好,歸附他的人就會越來越少,他將變成孤家寡人。您不顧一切重用榮夷公這樣的小人,難道就不擔心激起民變,國家毀于一旦嗎?”

然而利令智昏,剛愎自用的周厲王根本聽不進這些直諫,反而認為此倔老頭言過其實,甚至是危言聳聽。他本想大發雷霆,將其逐出朝堂,但轉而想到,芮良夫秉性忠耿,德孚眾望,太過強硬,于己不利。遂顧左右而言他,搭訕說:“秋深天涼,卿年歲已長,還是少安毋躁,頤養天年吧!”

不過,芮良夫的話,還是引起了周厲王的警覺。然而他卻未予正面理解擇善而從,而是逆向思維高壓止謗。他隨即下達了一項冷峭的敕令:嚴禁國人談論國事。為了加強控制輿情民意,他派出了大批暗探,到處搜尋非議“專利”,私下亂發牢騷的人,一旦發現即行拘捕,格殺勿論。血腥恐怖之下,朝野驚悚,人人自危,噤若寒蟬。

看到“四海咸寧,天下太平”,周厲王不免心無所忌,得意忘形起來。他在宮中大擺宴席,慶賀“專利”暢通無阻,順利施行。國庫里有的是錢,他予取予求,宴會十分豪華奢靡。酒不醉人人自醉,喝到興頭上,厲王四顧尋找榮夷公,想聽他的諛頌,大快心情。不料,站在他面前的,卻是他最不愿見到的大夫芮良夫。

芮良夫開口便問:“陛下,宴會的錢從何而來?”

厲王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天上不會掉餡餅。自然取之國庫。”

“國庫之錢又從哪里來的?”

“這還用問,當然是取之于民。”

“既然是百姓的血汗錢,陛下如此揮霍,豈不是暴殄天物,悖逆天意!”

厲王越聽心里越不是滋味,臉色一沉,干脆裝聾作啞,不再吭聲。

芮良夫不依不饒,繼續說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生萬物也并非僅供陛下取用,而是萬千生民的存活之本,福祉之源。今榮夷公為取悅陛下,百般掯勒,搜刮無度,一攏為公,百姓被剝奪殆盡,何以聊生?”

看見厲王仍充耳不聞,無動于衷,芮良夫嘆口氣,婉轉言道:“陛下乃天下百姓的衣食父母,若真為百姓著想,充盈國庫,以備不時之需,也應因地制宜,循序取用,絕不能殺雞取卵,竭澤而漁。不若把山川林莽還之于民,使其辛苦經營,各有收益,然后節取盈余,充實國廩,豈不相得益彰,皆大歡喜!”

聽到這話,厲王突然大笑起來,連聲說:“好,好,你說得實在太好了。愛卿所言,與榮夷公所為不謀而合,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今國人只要肯繳納賦稅,就可以在山澤之間自由漁獵,這難道不是本王的恩賜嗎?”

芮良夫正色質問:“天下百姓無業已久,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饑寒交迫,活命尚難,哪來的錢預付稅金?這分明是空中樓閣、畫里大餅,可望不可即呀!”

周厲王語塞,連連擺手,讓芮良夫暫且退下,待他去找榮夷公詢問良策。此后,他很少再召見芮良夫談論國事。倔老頭無緣面君,周圍的同僚見他屢遭厲王冷落,且又孤傲執拗,鶴立不群,也都對他敬而遠之。孤憤難抑之下,芮良夫奮筆作詩,以詩言志,寫下了周代史詩般的警世諷刺長詩《桑柔》。

“苑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不殄心憂,倉兄填兮。倬彼昊天,寧不我矜?”

全詩十六章,這是首章。大意是說,青翠濃郁的桑樹,被斷枝捋葉,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在風中搖曳,一片凄涼。老天爺光明正大,卻高高在上,絲毫不憐憫百姓的疾苦,真令我心傷。

接著,詩人又以鏗鏘犀利的筆觸,直抒胸臆,表達自己憤世嫉俗、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

“亂生不夷,靡國不泯。民靡有黎,具禍以燼。”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天下擾攘,禍亂頻仍,百姓遭罪,尸骨無存。

“憂心殷殷,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時逢亂世,何處可安身?我想回到故土,可老天爺卻大發脾氣,使我難以成行。

“天降喪亂,滅我立王。降此蟊賊,稼穡卒癢。”死亡禍亂從天而降,滅掉了圣賢之王;害人的蟊賊(暗指周厲王)出現了,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百姓難以活命。

“維彼不順,自獨俾臧,自有肺腸,俾民卒狂。”君主違背天理,不順民意,只顧自己享福,不管百姓死活,把老實本分的人都逼瘋了。

“維彼忍心,是顧是復。民之貪亂,寧為荼毒。”那位君主太殘忍,反復無常不講理。百姓被逼揭竿起,怎肯伏首當奴隸?

“大風有隧,貪人敗類。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天上大風呼呼吹,人間常有小人輩。讒言惑君說好話,昏王拒諫裝酒醉。

“涼曰不可,覆背善詈。雖曰匪予,既作爾歌。”我誠懇地提出諫議,你非但不聽,還背地里咒罵我。即使再受曲解和委屈,我還是不改初衷,堅持為你把詩作。

對于此詩,主纂《詩經》的毛亨、毛萇在《毛詩序》云:“芮伯刺厲王也。”王符《潛夫論·遏利篇》引魯詩說:“昔周厲王好專利,芮良夫諫而不入,退賦《桑柔》之詩以諷。”

不知周厲王是否看到過這首振聾發聵,令人展簡深思的詩作,反正他是油鹽不進,好歹不分,寧愿站在刀尖上跳舞,也不肯懸崖勒馬,向一位倔老頭認輸的混球類人物。

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死亡。周厲王的重重盤剝,殘暴統治,禍起蕭墻,首先引起了“國人暴動”。所謂“國人”,主要是指居住在鎬京城里的人。成千上萬的暴動者群情激昂,怒火中燒,吶喊著沖向皇宮,守宮衛士早就對周厲王的倒行逆施不滿,趁機一哄而散。周厲王見大勢不好,倉皇逃出京城,奔向彘邑(今山西霍州東北),最終歿于斯地。

前不久,清華大學研究人員在館藏戰國竹簡中,發現了一篇《芮良夫瑟》。瑟,是一種古代弦樂器,與琴相似。顧名思義,這是一首可以配樂歌唱的詩。全詩很長,共一百八十余句,且文字古奧艱澀,一般人不易讀懂。

在序言里,芮良夫說出了寫作此詩的緣由:“周邦驟有禍,寇戎方晉。厥辟御事,各營其身。恒爭于富,莫治庶難,莫恤邦之不寧。芮良夫乃作瑟再終。”原來,是他看到外敵入侵,國家蒙難,而執掌國柄者卻不顧國家危殆,百姓不堪,仍巧立名目,爭利于民。為了使那些昏庸、貪鄙者警醒,他乃作此諷刺詩,予以當頭棒喝。

《芮良夫瑟》堪與《桑柔》并壯美,同為心懷天下、情系黎民、不屈不撓的曠世倔老頭的心血結晶。

商周時期,似乎尚未流行異地為官;如獲封地,那里就是永久的家園。芮良夫既為芮君,無疑就是芮之人。那么,他詩作中的“桑柔”在哪里?據芮城當代著名學者景耀月考證,桑柔即芮城縣的陌南鎮,古代稱“芮良夫城”。這從當地風物中,也可以得到有力佐證:相傳當年這里曾廣植桑林,養蠶繅絲業興盛一時;其鎮北一條大溝,名為“桑柔澗”,澗上一橋飛架,名曰“桑柔橋”。

回望西周歷史風云,《桑柔》余音繚繞,猶在耳邊回響。謹以一首小詩,結束本文。詩曰:

正氣浩然芮良夫,

為民請命詣天闕。

諫奏如火燭世暗,

叵耐昏帝心如鐵。

忠肝義膽倔老頭,

勇毅篤行從頭越。

一曲《桑柔》明心志,

千秋竹《瑟》炳日月。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