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人才蔚 事業興 城市活

——河津市以人才集聚工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3-18

記者 付 炎 通訊員 史甜甜

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近年來,河津市立足工業發展實際,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創新實施“良才津用”人才集聚工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聚焦“引”

營造“招賢納士”新環境

河津市實施“項目引才”行動,圍繞“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和“235”產業轉型矩陣項目需求,精準引進人才730余名,切實解決企業人才短缺問題;落地市校合作項目,與陜西師范大學共建龍門實驗學校,有效提升基礎教育水平。實施“產業攬才”行動,參加“人到山西好風光”東北宣介活動,舉辦4場子活動,進一步提升河津的影響力,吸引更多人才選擇河津;在“運城人才周”活動中,邀請20余名博士對碳基新材料及鋁精深加工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引進中國陶瓷協會、清華大學等團隊高標準設計河津窯(灰陶琉璃)文化保護傳承基地等,賦能專業鎮建設;圍繞高精尖產業技術需求,柔性引進高端人才35名,并與多家高校院所常態化合作,為地方企業做好動態人才儲備。實施“青鳥歸巢”行動,通過“人才強企”“天使健康”“園丁興教”“黨建聚才”4項引才計劃,引進優秀青年人才636名,接收550余名高校生實習、支教,發放實習補貼等76萬元,對青年人才吸附力明顯增強。

聚焦“育”

搭建“育才造士”新平臺

河津市持續擴充高能級科研創新平臺,運用“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創新聯合體等模式,培育創新平臺機構和企業技術中心36個,去年新培育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個、市級技術創新中心4個,培育省級中試基地、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各1家,實現創新平臺連年增長。持續搭建高層次人才交流平臺,以“智匯河津”高端論壇為牽引,集聚培養更多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邀請4名全國知名院士參加“智匯山西”院士專家論壇,并在煤炭清潔轉化利用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舉辦新能源新材料領域高端人才論壇、中國鋼鐵流通促進大會,搭建專家學者與企業家交流合作的橋梁。持續壯大本土人才培育平臺,堅持“外來引進”和“本土培育”雙軌并進,聘請清華大學等高校專家開展專題授課;河津經開區與陽光集團共建實習實訓基地“陽光學院”;通過舉辦鄉村治理培訓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方式,新增技能人才1110人,有效壯大了本土人才隊伍。

聚焦“用”

開辟“良才津用”新賽道

河津市推行科技項目“產才融合”,圍繞“卡脖子”難題和生產工藝迭代升級,匯聚國內一流人才,助力當地焦化、鋼鐵先進產能達到100%,鋁精深加工產業產值增長36%;通過成立西安交通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河津工作站,打造多元人才集聚平臺。組織緊缺人才“同場賽馬”,對標先進地區一流產業,推行“揭榜掛帥”、以賽選才,6家企業聘用高精尖人才為“科技副總”,提升人才競爭力。同時,聘任省科技博士團成員為河津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在企業轉型升級、新材料研發等方面發揮作用。鼓勵在外人才“金鳳還巢”,堅持“雙招雙引”雙同步,發揮河津籍在外人才的人脈、資源優勢,開展“鄉情招商”,引導在外人才反哺家鄉。

聚焦“留”

提供“雙向奔赴”新禮遇

河津市一方面用政策激勵“留”,通過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對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重大關鍵技術攻關等十方面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截至2024年年底累計獎勵474萬元。另一方面用傾心服務“留”,通過發放人才“一卡通”,給予引進人才80項優惠政策,并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務窗口,高標準打造103套人才公寓;通過發放人才津補貼、重大節日走訪慰問、開展國情研修,增強人才榮譽感和歸屬感。此外,還積極用情感暖心“留”,通過完善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配偶就業、住房保障等方面服務體系,為各類人才提供舒心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